◎记者 赵永峰
为扎实推进就业促进行动,切实解决辖区居民就业难题,2025年,望园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实施“社区微业”项目,依托“胡大姐”工作室多措并举开展多样化就业服务工作。
精准适配 双向奔赴
望园社区精准摸排“就业痛点”,组建“红色帮帮团”,构建三级帮扶体系:由社区党委书记任组长,整合“两委”成员、社区工作者、党员志愿者、楼栋长等力量,组建“胡大姐就业帮帮团”,划分网格责任区,开展“敲门行动”,逐户摸排就业需求,建立“一人一档”动态台账。每日推送岗位信息、技能培训预告、政策解读等内容,累计发布信息超300条。建立《居民求职需求台账》《企业用工需求台账》《培训资源库》,通过数据比对实现岗位精准匹配。当辖区物业公司急需招聘保洁员时,通过台账匹配3名有相关经验的居民,最终2人成功上岗。
望园社区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就业服务角”,提供政策咨询、简历优化、面试辅导等“一站式”服务。通过常态化组织辖区企业开展现场招聘活动,累计举办专场招聘会5场,提供岗位超200个。同步搭建灵活就业服务平台,精准提供就业指导、扶持政策落地、帮办代办、岗位智能推介等多元化服务,有效降低人岗对接成本,推动社区各类人才与就业资源实现更高效、更精准的“双向奔赴”。
订单培训 服务上门
为精准提升居民就业“适配度”,望园社区创新开展“技能培训进社区”专项行动,联动社区能人资源,开设“订单式”技能培训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量身定制课程内容。针对近年来面部彩绘行业呈现的爆发式增长态势——覆盖日常美妆、儿童娱乐、主题派对等多场景需求,社区精心设计特色课程(涵盖手工制作、面部彩绘等),累计举办7场专题培训,惠及居民达300人次。项目重点面向低收入、低技能人群,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助力参训者实现技能跃升。培训后,该群体就业率显著提升至50%以上,有效打通了“从零基础到持证上岗”的就业通道,为社区民生保障注入新动能。
望园社区积极发动辖区党员、能人力量,带动“两低”人员,开辟“服务集市”,免费提供场地和工具,开设修锁配钥匙、缝纫修补、旧衣改造、传统面食等摊位,吸纳“两低”人员20人。发动高校大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开设“寿司工坊”,带动3名居民素手捏寿司,产品通过社区网格群销售增加居民收入。7月份举办“匠心微光·乐业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集市月”,提供低偿理发、修锁、磨刀等服务,累计服务居民超200人次,居民满意度达95%。居民刘师傅通过“匠心工坊”修鞋磨刀摊月均增收500元,家庭生活明显改善,主动申请成为志愿者回馈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