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三网一体” 高质量服务退役军人

日期:08-01
字号:
版面:第05版: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李学工 2025年以来,包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问题导向,综合施策,主动增强服务保障的精准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全面提升基层服务中心(站)服务效能、专业水平和情感温度,助推我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 织密各级服务“保障网” 我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建成旗县区服务中心10个,苏木乡镇(街道)服务站84个,村(社区)服务站382个。服务中心(站)外观标识、内部指示牌、工作人员桌牌、岗位职责牌等统一规范、清晰醒目。 结合退役军人事务员新职业建设工作,各级退役军人服务部门把服务中心(站)工作人员教育培训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特别是对新调整的基层服务站工作人员,组织岗前专项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工作队伍的专业素养,推动了服务保障体系从“有形覆盖”向“有效发挥作用”转变,服务环境更加温馨、便捷、规范,服务流程更加顺畅、透明、快捷。 为更好地推进“互联网+退役军人服务”,各级退役军人服务部门充分利用好全国、全区退役军人事务综合管理平台、地方政务服务平台,对服务对象进行分类管理。今年以来,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建档立卡1706人,核查退役军人建档立卡信息1552条。截至目前,全市建档立卡系统中,共有各类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62868人,通过自治区审核建档立卡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58944人。 针对“退役军人服务一件事”服务要求,各部门引导退役军人使用“蒙速办”APP第一时间办理相关手续,申请受理做到“周周清”,退役军人报到、社保、医保、落户等事项均做到了“一件事一次办”。对行动不便、年老体弱或其他有特殊困难的退役军人,主动提供上门服务或全程代办服务。 各服务站常态化联系和服务退役军人,通过电话、微信、走访等形式,定期了解情况、联络感情、解决问题,变“被动接待”为“主动问需”,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最基层,及时发现和解决退役军人的身边事、烦心事。 此外,各部门充分发挥“老兵工作室”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化解矛盾的末梢神经优势作用,严格依法依规,把基础性、苗头性信访矛盾调解化解在基层,使服务站真正成为退役军人信赖、依靠、有归属感的“娘家”,用心用情用力打通了服务退役军人的“最后一公里”。 夯实尊崇关爱“救助网” 为精准识别困难退役军人,各退役军人服务部门通过多方核实确认,建立困难退役军人“一人一档”帮扶台账,帮扶资金及时发放到位,有效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困境。截至目前,全市有审核属实帮扶人员495人,已脱困319人,自然减员78人。 在此基础上,各部门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走访和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发放企业军转干部困难补助77.45万元。对117名困难企业军转干部进行了个案救助,发放救助金21.8万元。 包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着眼退役军人所盼,创新精准服务保障,全力以赴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服务保障好、教育管理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打造好“退役军人之家”,营造浓厚拥军优属氛围,为全市广大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提供更高效更优质的服务,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退役军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