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竹韵绵长 温暖“星星的孩子”

日期:07-30
字号:
版面:第07版:社会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记者 赵永峰) 近日,包头市友谊31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场以“指尖传爱,竹韵暖心”为主题的公益活动温暖启幕,5名来自包头医学院及其他院校的学生志愿者,携手程美霞等资深公益人士,用特制竹篾与彩色编织绳,为社区内的孤独症儿童编织出承载爱意的竹扇。 活动发起人、包头医学院教授张涛老师介绍,孙博晓同学自幼随父母穿梭于养老院、困境儿童帮扶现场,大学假期刚结束,得知包头市妇联组织了家庭教育志愿服务,便马不停蹄地赶来;高三学生任浩阳从小学三年级起,坚持每年去养老院表演节目,十年从未间断;张天翼同学受父亲“公益即家风”理念影响,每逢活动必踊跃参与;医学院的张馨予同学清晨6时起床、换乘两趟公交准时抵达;程曦瑶同学提前两小时到场整理所用资料。这些年轻身影用行动诠释责任,让“公益不是任务,而是习惯”的信念愈发鲜活。 社区手工老师陈美霞老师说:“我带过无数手工课,这是第一次看到孤独症孩子主动递绳子、说话。这些大学生不是教技巧,而是用真心换真心!” 活动尾声,一个始终沉默的小女孩突然跑向张馨予,举起歪歪扭扭的扇子,用微弱却清晰的声音说:“谢谢!” 这一刻,张馨予特别感动,她说:“他们的每一次回应都是奇迹,让我明白被需要有多幸福。”孙博晓抚摩着孩子塞给她的“小鱼鳞”扇子也感慨:“以前觉得公益是给予,现在才懂,是孩子们教会我用更纯粹的视角看世界。” “这场活动远不止于手工教学,它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善意与善意的共鸣。志愿者用竹编架起沟通的桥梁,让‘星星的孩子’感受到社会的温度;而孩子们从抗拒到触碰、从沉默到开口的点滴进步,则成为青年成长路上最珍贵的勋章。”张涛老师说,“学生们在帮助他人中学会责任与担当,在理解差异中培养包容与共情,这正是新时代青年最需要的实践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