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一面“爱心墙” 成就跨越山水的温暖

日期:03-11
字号:
版面:第07版:社会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赵永峰 “感谢张瑜宸哥哥给我们买的新衣服……”当远在两千多公里外的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麦地河村青草坪小学的孩子们对着镜头齐声喊出这句话时,屏幕这边,11岁的张瑜宸开心地笑出了声。 张瑜宸是包头市第36中学小学部五年级(二)班学生,一个月前,他与妈妈商议后,用自己积攒的压岁钱购买了36件棉衣,作为礼物赠送给云南山区的孩子们。这个温暖的念头,最初萌芽于张瑜宸在包头市青山区青福镇保利社区看到的一面贴满公益照片的“爱心墙”。 在保利社区,从2023年开始,有一个“爱的约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这个约定是每月举办两次公益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敬老、爱幼、助残、帮困等。社区收集需要帮扶人员的信息,组织自愿参与的居民一道献爱心,居民们纷纷利用业余时间投身公益——为因病陷入困境人员送去生活必需品、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家政服务、为想要“圆梦”的老年人拍摄婚纱照、给“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供应热水、让环卫工人吃一顿热热乎乎的“饺子宴”……一年多来,“爱的约定”系列公益活动共开展各类公益活动110余次,令上千名需要帮助的人群受益。 每次公益活动结束后,社区都把工作人员随机拍摄的活动场景照片打印出来,贴在社区走廊的一面墙上。“我们想通过展示这些照片,激发活动参与者的荣誉感,带动更多居民参与‘爱的约定’公益活动。”保利社区党委书记周桂琴介绍。 作为保利社区居民,张瑜宸的妈妈岳慧经常带他参加“爱的约定”公益活动,每次,小小年纪的张瑜宸总要在“照片墙”前久久驻足,有时甚至为一个个感动瞬间而流泪,一颗公益的种子悄然在他心底种下。 一个月前,岳慧偶然从朋友圈看到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宋美慧曾在云南山区支教的信息,得知山区的孩子们缺少棉衣。当一家人聊起这件事时,张瑜宸脱口而出:“我要用压岁钱给山区的孩子们买棉衣!” 这一想法得到了父母的大力支持。岳慧利用休息时间,领着张瑜宸逛市场,精心挑选既保暖又实用的棉衣并联系物流公司,又通过宋美慧对接上了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麦地河村青草坪小学的校长。交流中,岳慧得知青草坪小学缺电脑,她把家里电脑中的文件都拷贝出来,连同36件棉衣一起打包寄了过去。 这份跨越万水千山的善意传递,让云南山区的孩子们感受到浓浓暖意,也让张瑜宸更加懂得了爱与责任。 张瑜宸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要多参与这样的公益活动,用自己的力量去温暖更多的人,同时,他也更加珍惜在社区度过的每一刻,因为这里是他成长的乐园,更是他学会爱与奉献的起点。 【记者手记】 年仅11岁的张瑜宸,用自己积攒的压岁钱为云南山区的孩子们送去36件棉衣,这一善举不仅温暖了那些在寒风中的孩子,也让我们看到了爱与责任的力量是如何跨越千里、传递希望的。 张瑜宸的行为展现了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核心——无私奉献、关爱他人。他虽然年纪小,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助人为乐”的真谛。这种精神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闪光点,更是家庭教育和社区氛围的体现。母亲和社区的支持与引导,让他从小懂得关心他人、回馈社会,这种教育方式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社区持续开展的爱心活动以及“爱心墙”等公益项目,对张瑜宸等孩子和家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爱心墙”不仅是一个物质帮助的平台,更是一条传递爱与温暖的纽带。它让孩子们从小接触到公益,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这种社区氛围不仅影响了孩子,也带动了更多家庭参与到公益事业中,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