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员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本报讯(记者 吴爱霞 摄影 通讯员 梁雁) 3月3日,科学路街道纺织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社区关工委、团委、妇联、养老服务驿站及民族路小学万达校区开展“党建引领聚合力 雷锋精神伴我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于奶奶,您是我们心中的榜样!这是我们自己做的贺卡,感谢您的辛苦付出!我们会像雷锋叔叔一样,把温暖传递给更多人。”少先队员代表为辖区老教师、孤寡老人及志愿服务典型代表佩戴了亲手制作的红花及贺卡,用稚嫩的话语传递着对奉献者的敬意。老教师振英眼含热泪表示:“孩子们,看到你们传承雷锋精神,我感到无比欣慰,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不仅如此,孩子们还向老人宣传了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反诈知识以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在棉纺小区弘润物业,少先队员还为坚守岗位的清扫员送上特别礼物——用废旧布料缝制的环保购物袋。“阿姨,这个袋子是我们用衣服改的,里面可以装扫帚和簸箕!”学生们现场演示了环保袋的多种用法,物业保洁员张大姐接过袋子连声道谢:“孩子们的心意比什么都珍贵,我们会把这份温暖传递给更多的人。”
“太谢谢你们上门问诊了!这段时间睡眠质量不好,每天靠药物才能入睡!”为满足辖区内行动不便的居民及孤寡独居老人的医疗服务需求,纺织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开展上门问诊服务,经验丰富的中医通过为老人号脉、观察舌苔等方式,对老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中医诊断。不仅为老人解答各种健康问题,还根据每个人的体质,提供了诸如中医养生、食疗调理等方面的建议。
针对降雪造成的道路结冰情况,学校教师党员突击队主动请缨,携带除雪工具对校园周边主干道进行全面清扫,路过的居民纷纷点赞。党员教师表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以身作则践行雷锋精神。”
纺织社区党委书记鲁丹丹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党建+志愿服务’模式,建立长效化、常态化服务机制,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培育更多新时代追‘锋’人。”
【相关新闻】
聆听“雷锋传人”的感人事迹
本报讯(记者 赵永峰) 在“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青福镇保利社区党委组织辖区青少年志愿者走进包头市“陈文学红色志愿服务工作室”,聆听这位92岁高龄“雷锋传人”的感人事迹。
在大讲堂上,陈文学老人用自己的故事叙说雷锋精神,分享了陈家的家风家训。陈文学老人常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他的家庭一直秉持着善良、正直、奉献的家风。在他的家中,尊老爱幼、互帮互助是最基本的准则,而乐于奉献社会更是每个家庭成员铭记于心的家训。
青少年们来到文化长廊进行参观,在这里,一张张生动的图片记录着陈文学老人践行雷锋精神的历程和成就,以及他多年来坚持志愿服务的点点滴滴。青少年们被这些真实而感人的故事深深吸引,他们驻足观看,细细品味,仿佛穿越时空,与那些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们进行着心灵的对话。
“此次活动不仅是对雷锋精神的深刻学习和领悟,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升华。我们通过近距离接触和学习陈文学老人的感人事迹,深刻体会到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真谛,也更加坚定了他们传承和发扬雷锋精神的决心。”志愿者石瑞说,他们将带着从陈文学老人那里学到的雷锋精神,走进社区、走进学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雷锋精神,传递着温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