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公益康复服务 守护“小小的我”

日期:03-04
字号:
版面:第03版: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通讯员 豆豆 记者 赵永峰 近日,总投资90万元的青山区未成年人公益康复救助服务项目在青山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正式启动。该项目由青山区委、区政府牵头,青山区残疾人联合会统筹推进,旨在为10-18岁孤独症、智力、肢体类持证残疾人提供康复救助。 青山区未成年人公益康复救助服务项目的实施不仅填补了青山区在这一年龄段残疾人康复服务上的空白,也标志着包头市在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定制康复方案 日前,作为首批公益康复救助服务项目的救助对象小刚(化名),准时来到青山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进行康复治疗。 今年刚满14岁的小刚,被诊断为孤独症,因不爱说话,不与外界交流,让家人十分焦虑。在项目启动后,他接受了言语治疗和社交技能训练。言语治疗师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游戏和互动,激发他的语言能力,鼓励他主动表达。在社交技能训练中,通过角色扮演、团队游戏等,帮助他逐渐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理解他人的情绪和需求。小刚刚开始不愿开口,经过几次康复治疗后,现在能够说出简单的句子,甚至在某些场合能够主动与陌生人交流。 另一名受益者是16岁的小凯(化名),他因意外导致肢体残疾。在项目团队为他量身定制的康复方案中,治疗师通过专业的手法和器械,帮助他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并设计了一系列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如穿衣、洗漱等,以提升他的生活自理能力。经过康复治疗后,小凯不仅身体状况有了显著改善,还重新找回了自信,对未来的康复也充满信心。 填补服务空白 据了解,目前,包头市康复救助服务主要聚焦于10岁以下未成年人及成人群体,而对于10-18岁这一关键成长阶段的残疾人康复需求,尚存在服务覆盖上的空白。该项目的实施旨在通过科学、系统、全面的康复服务,帮助这一年龄段的残疾人改善身体状况,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融入。 青山区残联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评估,首批确定23名符合条件且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作为项目救助对象。截至目前,已为8名残疾人累计提供了52次康复救助服务,服务内容涵盖了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多个方面。 青山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魏鑫介绍,为了确保服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项目团队根据每名残疾人具体情况,量身定制个性化康复方案,确保康复服务的精准性和针对性。同时,为解决残疾人出行不便的问题,他们还提供了爱心车接送服务。 “除了提供专业康复治疗外,我们还特别注重培养康复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辅助活动,如艺术疗法、社交技能训练等,全面提升康复者综合素质,使他们在身体恢复后更好地融入社会。”魏鑫说。 今年,青山区将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聚焦残疾群众“急难愁盼”,着力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及时送到残疾群众的心坎上,努力把残疾群众的“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