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智 任新宇) 虽已立春,但是乍暖还寒的天气温度多变,这种情况下,心脑血管病也迎来了高发期,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那么,在这个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春季气候变化大,暖寒交替,一日气温早中晚不一。这使得一些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容易有发病风险。
“因为春天早晚温差比较大,气候多变,忽冷忽热,这样就导致我们人体交感神经容易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血压增高,血管容易痉挛。另外,冷空气的刺激使我们的冠状动脉或脑血管动脉收缩,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再加上春天气候比较干燥,一些人不经常喝水,血液比较黏稠,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包头市第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温杰说。
据统计,从季节的发病情况来看,60岁以上男性人群在春季发病率较高。所以中老年朋友需要多加注意。
在这样的季节里,市民该如何预防相关疾病呢?“饮食以清淡、低脂低糖为主。适度锻炼身体,锻炼身体的时间选择在上午10∶00以后,下午3∶00左右。有慢性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或脑梗的患者,要注意按时服药,监测好自己的血糖血压,如果有不舒服的话,一定要及时就医。”温杰介绍,如果突然出现胸闷、胸痛,还有头晕,一侧肢体麻木或讲话不清楚等问题,家属应该立即给病人测血压并应尽快送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