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每天两小时 让成长与阳光同行

日期:02-28
字号:
版面:第04版: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李春燕 开学第一天,校园里多了很多“不一样”。不一样的课间活动,孩子们从教室的方寸之间奔向操场,尽情释放活力;不一样的欢声笑语,从传统游戏的趣味互动中传出满是童真的快乐欢呼;不一样的运动场景,篮球场上的跃动身影、跳绳间的轻快步伐,彰显着青春的朝气…… 日前,自治区教育厅印发的《关于落实中小学生每天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的通知》明确要求,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全区各级各类中小学须全面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这一举措致力于推动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促进青少年在文化课学习与体育锻炼中实现协调发展。 运动唤醒活力满满的一天 2月24日,开学首日,记者走进钢三小,便被一片热闹欢腾的景象所包围。早上8点到8点半,在班主任与体育老师的引领下,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投入到趣味盎然的课间活动中。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老师们别出心裁,精心创编了68个特色运动游戏,每个班级都有独特的玩法。在“接力运球”游戏里,孩子们眼神专注,用球拍稳稳托着乒乓球,步伐轻快地奔跑传递,充分展现出团队协作的精神;“两人三足”游戏中,孩子们彼此扶持,虽然步伐有些不稳,但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参与这些游戏,不仅能让孩子们在运动中收获快乐、释放压力,还能通过持续锻炼增强体质,告别“小胖墩”“小豆芽”“小眼镜”等不良身体状态。 钢三小副校长张瑜娜介绍,围绕提升学生体质健康这一核心目标,学校构建了科学完善的课间活动体系,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与学生特长培养、体能达标训练巧妙融合,通过组织班级、年级、校级三级赛事,有效激发学生的竞技精神与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学校还借助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创编出具有班级特色、每周轮换的大课间操,让孩子们在展示特长的同时,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愉悦。 “撒欢”清单满足多样化需求 下课走出教室,不仅让学生们“迈开脚”,还要“玩得好”,活力四射的课间场景已经成为我市多所学校的快乐风景:下课铃声一响,孩子们就像欢快的小鸟,欢笑着奔向游戏区。跳大绳的同学配合默契,长绳在他们的舞动下,在空中画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踢毽子的孩子身姿轻盈,五彩的毽子在他们的脚尖上下翻飞,仿佛被赋予了生命;跳格子的小朋友蹦蹦跳跳,纯真的笑容在脸上绽放。乒乓球、篮球、足球等体育活动区域也热闹非凡,孩子们在运动中尽情挥洒汗水,眼中闪烁着自信与活力的光芒。各学校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定制了丰富多样的课间“撒欢”清单,涵盖体能素质、传统游戏、趣味体验、竞技四大类项目,学生可根据兴趣自由选择,充分满足了孩子们的多样化需求。 青山区幸福南路小学教育联盟的3个校区先行一步,自去年10月起便率先延长课间时长,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趣味十足的游戏互动以及充满科技感的AI智慧体育互动等。 对于学校课间的这些变化,家长们纷纷给予高度评价。钢三小学生家长刘女士感慨地说:“以前孩子课间短,除了上厕所,基本都在座位上坐着,回家后又累又困,眼睛还不舒服。现在课间能出去活动,孩子的精神状态明显好多了,写作业的时候也更专注了。”学生家长赵先生也表示:“学校的课间活动特别丰富,孩子回家后总跟我分享在学校玩游戏、运动的趣事,感觉他和同学们的关系也更亲近了,作为家长,我特别欣慰。” 从曾经有限的课间,到如今每天2小时的综合体育活动,校园生活的适度“留白”,释放出知识学习所无法替代的教育价值。 这不仅是时间上的大幅增加,更是教育理念的深刻革新。延长课间时长、创新活动形式,让课间真正成为孩子们“动起来”的欢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