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永峰) 近日,达茂旗妇联的工作人员同“国家的孩子”查干朝鲁、李焱飚一起来到“石榴花开”主题园,走进“三千孤儿入内蒙”主题展馆,回望那段持续至今的感人至深的故事。
绿皮火车带着草原大爱和红色精神一路向北,从1960年的上海开到了今天的达茂草原……展馆里陈列着很多“国家的孩子”的生活用品,查干朝鲁指着其中一个展柜说道:“这个展柜里的物品都是跟我有关的”。展柜旁的简介里写着“守边固边”的标题,讲述了查干朝鲁在达茂草原的工作经历。展柜里不乏奖状和奖牌,标注着扎根草原服务基层的草原儿女的荣誉与担当。
跟随着查干朝鲁、李焱飚,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现场的每个人都感受到好的家风家教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妇联的工作人员说,从草原额吉“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郑重承诺中,充分展现了好的家风家教不仅是对子女生活物质上满足,更是一份为国家为社会哺育可用之才的责任心。
查干朝鲁感慨地说:“党是母亲,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祖国是家园,哺育我茁壮成长;草原是摇篮,养育我长大成人,所以我一定要把这份爱和精神传承下去。”在好家风的影响力下,查干朝鲁的儿子李喆退伍后,也在2021年扎根基层,留在草原成为达茂旗满都拉镇巴音哈拉嘎查第一书记,传承了父亲守边固边的光荣事业。
参观讲解过程中,李焱飚拿出厚厚一沓“国家的孩子”邮集册,一边展示一边讲述着属于那个时代的故事,把草原大爱和红色精神具象化展现给现场的参观者。他说,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达茂草原用自己宽广的胸怀哺育了46名“国家的孩子”,等到他们长大后,又把草原大爱和红色精神传承给了自己的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