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为老年居民家擦玻璃 通讯员 赵红霞 摄
◎记者 赵永峰
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如何提高为老服务水平,让老年人提升幸福感、获得感成为社区治理当中不可避免的难题。为满足辖区居民多元化服务需求,不断提升为老服务质量,乌素图街道利民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构建“七彩”服务模式,多维度拓宽为老服务途径,有效解决辖区老人的急难愁盼问题,营造“更安全、更舒适、更便捷”的生活环境。
激活养老动能
红色党建促合力。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在辖区各网格建立了北疆红色网格小组,构建了“网格员+楼栋长单元长+在职党员+志愿者+社工站社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工作人员+物业”的网格组织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力求在辖区老年居民遇到问题时可以第一时间响应并帮助解决问题。2024年以来,社区党委组织各单位共同开展了“转动魔方 情暖夕阳”关爱老年人活动、“敬老爱老 情满金秋 爱在重阳”重阳节活动等各类活动10余次,共解决燃气表更换困难、太阳能热水器无法使用、下水堵塞等问题12个。社区党委还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内综治服务中心的司法所、家门口的法律工作站律师、派出所民警,围绕辖区老年人反映的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开展有效调解10余次。
橙色帮扶解民心。社区针对空巢、独居老人等重点群体,在日常进行入户看望并在重要节日进行慰问,开展陪聊、采买生活用品药品、慰问等服务30余次。对辖区空巢独居老人开展了擦玻璃、打扫卫生等便民服务8次。还联合二〇二医院、乌素图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对老年人身体不便家中有保姆的家庭进行了专业医护、看护实操培训,从根本上缓解了居民雇用的保姆看护专业不强的问题,让老年人真正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黄色关爱优服务。针对辖区老年人行动不便等问题,社区党委协调社工站、残联等部门,在老年人集中的楼道内进行适老化改造,在一楼楼道内安装扶手,二楼及三楼中间楼道内安装折叠爱心椅。还在辖区阴凉处安装了休闲椅30个,供老年人休闲娱乐。并联合红十字会、朝聚眼科医院、包头眼科医院、京卓口腔、义隆口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为辖区老年人开展义诊,全年开展义诊活动12次,让辖区老年人足不出户享受家门口的医疗服务。
建设幸福社区
绿色志愿添力量。针对辖区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儿女上班无法进行高龄认证、养老资格认证、水电气缴费等操作的情况,社区党委发动志愿者、在职党员等入户帮助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讲解用电用气用水知识等服务30余次。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进行上门理发服务3次。还利用街坊邻里之间的便利关系,招募志愿者开展窗帘之约结对帮扶活动。
青色宣传惠民生。依托“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利民社区党委通过“线上微信转发+线下派发宣传册”的方式,向辖区老人讲解高龄津贴、临时救助、红会救助、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免费白内障手术等各类政策。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社区党委利用在职党员、志愿者入户与老人“一对一、面对面”讲解政策,用接地气的语言宣传政策干货,提升政策知晓度,帮助老人深入了解与自身息息相关的各类政策,提高居民对各项惠民政策的知晓度,让党的声音传万家。
蓝色文化润民心。社区党委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开展了诸如“满园新春送吉祥 欢乐集福闹元宵”元宵节游园活动、“冰糖‘福禄’贺新春 串起社区同心圆”小年活动等,还联合社会组织开展手工包制作、马赛克花瓶制作、干花相框制作等活动,以各类传统节日、重大庆典活动等为契机,开展多样活动,丰富辖区老年人精神世界。
紫色和谐护安全。社区党委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内司法所、派出所、法官工作站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及反诈宣传、养老诈骗等宣传工作,并组织志愿者开展入户宣传楼道堆积物危害、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危害等活动,增强辖区老年群体安全意识,提升自我防护能力。
乌素图街道利民社区党委通过党建引领下的资源整合机制,将所有涉老服务整合为统一服务网络,依托“北疆红色网格”实现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通过七彩服务模式,在搭建为老服务阵地、加强为老服务队伍、发展为老服务项目上下真功、出实招,推动养老服务“从有到优”,让养老服务暖到居民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