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群艺荟萃 传统民俗焕发时代活力

日期:02-17
字号:
版面:第09版:文化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赵永峰 为丰富蛇年春节文化内涵,我市在2025年新春期间精心策划“非遗中国年”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惠民活动,以传统文化为纽带,搭建各族群众情感共融、文化共享的桥梁。春节期间,全市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220余场,吸引58.7万人次参与。 厚植文化认同 社火作为包头市春节期间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社火大赛不仅是技艺与才华的较量,更是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展现和延续,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表演队伍齐聚“天下黄河第一村”,舞狮、高跷、脑阁、汉伞、扇子舞等非遗技艺同台演出。社火大赛通过“跨地域合作”“老带新传承”等模式,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一场民族融合交流的文化盛宴,也让包头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得以传承、创新和发展,传统民俗重新焕发时代活力。 春节期间,包头金街、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以“非遗贺新春”为主题,推出剪纸、面塑、糖画等技艺展示,为游客带来丰富多样的互动体验。活动邀请剪纸、核雕、糖画、面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到现场进行展示,让广大游客得以近距离接触和了解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张丽现场指导游客创作剪纸作品,以花鸟鱼虫、生活场景等主题传递吉祥寓意,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非遗美食展区汇聚老浆凉糕、德记硬糖、徐氏杏干、老包头茶汤等特色美食,游客能够在品味中感受“舌尖上的文化交融”。活动通过“非遗进商圈”“文化进万家”等形式,充分展现了包头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与趣味性,吸引大量市民游客驻足观看赏玩,增进广大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豪。 赓续历史文脉 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包头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和重要的文化遗产,其独特的老街巷、老院落、老情怀,成为体验走西口往事和老包头风土人情的热门去处。1月19日,“漫漫西口路 繁华包头城”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开街系列活动上演。开街仪式上,骆驼商队巡游重现商队驼铃声,各种精彩表演轮番登场,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舞龙队、舞狮队、秧歌队、摔碗酒祈福、高跷巡街等民俗活动走街串巷进行演出;极具西口特色的晋剧、二人台、实景剧《情满三官庙》等传统剧目演出,再现民族交流和晋蒙文化融合的厚重历史,带领游客重温“走西口”历程中各民族守望相助的奋斗精神,身临其境体验不一样的西口风情。 包棉1958工业文旅项目则将原汁原味的工业文化与业态场景充分融合,历经岁月沉淀又重焕生机。春节期间,包棉1958以一场热闹的民俗活动“重温梭影时光,再现火红年代”,带领游客回顾包头工业传承与发展的岁月,感受浓浓的年味儿。通过举办扭秧歌、高跷等民俗活动,包棉1958将城市记忆与节庆文旅紧密相连,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串联起深厚的工业记忆与民族团结基因,展现广大劳动者共同建设包头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