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 李宁宁 记者 岳宇乐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然而,今年的立春却并未带来预期的温暖,反而让不少市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寒冷。街头巷尾,人们依然穿着厚重的冬装。
寒潮冷意浓
2月5日上午,中央气象台发布蛇年首个寒潮蓝色预警,自2月6日起一股强冷空气影响我国黄淮及其以北大部地区,其中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和黄淮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达10℃以上,包头市也在其中。
2月6日,我市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预计48小时内全市气温下降8℃以上。山南最低气温降至-23℃~-21℃,山北最低气温降至-29~-27℃。此外,受这次寒潮天气影响,包头市不仅气温下降,还出现了大风天气。同日,包头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全市平均风力6级,阵风7级以上,并伴有扬沙天气。
对近日的寒冷天气,包头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苏日娜进行了解释。她表示:“2月3日到8日,我市整体温度下降了8℃左右,达到了寒潮(48小时内气温下降8℃)标准。今年过年比较早,大家可能潜意识里会觉得立春后气温就会回暖,但这个阶段仍存在冷空气波动的情况。”苏日娜进一步说明,本次降温过程从气象上来看是一次正常的冷空气过程。寒潮是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从而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数据变化与市民的感受相吻合。67岁的市民张秀凤表示:“往年立春后就开始慢慢暖和了,但今年却一直很冷,感觉比三九天都冷。”市民王女士也感叹:“前几天真是太冷了,低温加上大风,家里小孩都感冒了。”
接受记者采访时,市民黄先生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他说:“我整个冬天都没感觉这么冷,这次把家里最厚的羽绒服都找出来穿上了。”
寒冷天气对外卖行业影响较大,外卖配送员王先生表示:“最近几天的气温比冬天更冷,我们的配送费也相应地涨了,但因为太冷,到了夜间很多人都不接单了。”
据包头市气象台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年1月月平均气温为-10.2℃,2024年1月月平均气温为-12.4℃,2025年1月月平均气温为-9.7℃。2024年12月至今年1月,包头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4℃;2月上旬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3.7℃。
“去年冬季气温偏高的原因是冷空气较弱,而这次的冷空气实力较强,所以温度比较低。冬季冷高压越高,冷空气堆积越多,降温幅度也就越大。简而言之,由于冬季包头市的冷空气活动不是很频繁,温度降幅比较小,所以这次赶上蛇年新一轮冷空气势力较强,降温幅度也就相应增大。”苏日娜说。
立春非入春
不少市民误以为立春就是进入了春天,事实上,立春并不等于入春。立春只是节气上的划分,而气象意义上的春天则需要根据气温来判断。苏日娜表示,按照气象学标准,入春需要连续5天日均气温超过10℃,达到这个标准的第一天,才是入春的起始日,而包头的入春一般在3月中旬。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在中国的北回归线及其以南一带,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而部分地区只是进入春天的前奏,万物尚未复苏,还处于万物闭藏的冬天。在北方地区,此时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
“1月25日我市降雪过后冷空气就比较强,温度回升较慢。再加上这次又来了一股冷空气,温度降幅就比较大,最低达到了-25℃左右,最高温度也在-8℃~-10℃之间。目前来看,包头仍处于冬季。”苏日娜解释道。
民间有句俗语说:“打了春,别欢喜,还有四十天冷天气。”这句话恰恰说明了立春后天气的不确定性。立春节气到了,但气温并不会回升得那么快,依旧以低温为主,冷空气随时“回来”。立春后大约1个月的时间,在气候上仍然属于冬天。立春过后一个月左右,气温才会有明显的回升。
苏日娜表示,此次冷空气过后,2月7日至10日我市气温有回暖过程,但11日开始,我市仍有一次冷空气过程,届时有4-6℃的降温。
警惕“倒春寒”
说到春天的寒冷,不得不提“倒春寒”。倒春寒发生在春季,即在春季天气回暖过程中,冷空气侵入使气温明显降低,这种“前春暖,后春寒”的天气被称为“倒春寒”。市气象台副台长吕晶洁介绍,我市倒春寒最容易发生在春季的4~5月份,倒春寒的情况对农牧业生产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农业方面,会有作物冻害、生长延迟、病虫害等风险;畜牧业方面,会导致牧草生长受阻从而影响牲畜饲料供应,低温可能引发牲畜疾病从而增加养殖风险等。
土右旗苏波盖乡油房营村的农户周霞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及甜菜等农作物。他根据自己多年的种植经验谈道:“这种天气现象会导致土地解冻时间推迟,迫使我们的耕地作业也推后。土地不能及时进行翻耕,就有可能增加病菌和害虫,进而加大后期虫害防治的难度。”
在土右旗美岱召镇新营村,种植大棚黄瓜、西红柿、草莓等作物的农户邬新明分享了他的防寒策略。他表示:“我们大棚种植者必须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以便在倒春寒来临之前做好预防措施。例如进行灌溉,水分释放的潜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御低温对作物的不利影响。此外,我们还会增加棉帘、塑料薄膜、稻草等材料覆盖到大棚上,以提高大棚的保温性能和抗风能力,起到保温减冻的作用,减少农作物冻害的风险。”
昆区聚鲜坊生鲜超市老板段彩霞表示,蔬菜的价格和天气的变化紧密相连,如果恶劣天气对蔬菜种植造成危害导致产量减少或者运输成本增高,那么成本价格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涨。
“近年来,我市遭遇倒春寒的现象较为常见,但其对我市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相对较轻,我们仍需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保持对倒春寒现象的警觉,确保农业生产不受损失。”市农牧局种植业科路平表示。
据市气象局统计,近30年我市山南地区出现倒春寒的概率在18%左右。“对于倒春寒,我市发生的几率比较大,但是近年来气候形势复杂多变,极端天气多发,没有足够的规律可以探寻,所以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农业生产提前做好预防,以免造成损失。在生活方面,温度骤变对人体在温度调节方面也有一定影响,容易引起感冒的症状,因此大家需要做好保暖措施。”吕晶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