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岸)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商标品牌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大力开展政策推广与实施,商标注册逐年递增,区域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品牌市场产品表现良好。
《包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包头市支持工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明确了品牌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措施,为企业的品牌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包头市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实施方案》(包党发〔2023〕6号)是自治区首个盟市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方案。我市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健全完善,2009年就制定出台《包头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是自治区唯一拥有专利地方性法规的盟市。在2022年度自治区营商环境测评中,知识产权制度单项指标列自治区第一位。
市政府提供了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在内的多项扶持措施。例如《包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包头市支持工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的通知》(包府发〔2022〕19号),对于获得国内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的地理标志,每件奖励50万元。新获得的地理标志产品,每件奖励50万元。本市纳入在国外互认互保的地理标志,每件资助5万元。制定或者修订本市地理标志地方标准等技术标准的,每个标准资助不超过2万元。这些措施有效激发了企业创建品牌的积极性,促进了品牌经济的发展。
我市充分发挥“地理标志指导站”作用,印发商标品牌、地理标志宣传资料。强化地理标志质量管理,帮助达茂旗地理标志产品“小文公大蒜”制定地方标准,并获得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奖励支持。加强与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对接,强化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预警。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98起商标恶意囤积、恶意抢注行为,保护企业品牌利益和市场形象。推广“包证链”,为企业提供数据知识产权、原创设计等知识产权存证保护,生成区块链证据并进行证据材料留存。推动“包证链”存证平台注册企业372家,审核发放存证证书230张。
截至目前,包头市的有效商标注册量已达到42977件,涉及包括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内的多个领域。我市的商标注册主要集中在钢铁、稀土、机械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这些行业是商标注册最为活跃的领域。此外,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服务行业的商标注册量也在逐年增加,显示出包头市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金力永磁(包头)科技有限公司、包头市英思特稀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等都致力于探索国际市场,通过国际商标注册和海外市场的品牌推广,逐步提升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我市的品牌市场产品表现良好,尤其是在高端制造和特色农业领域。包头市的稀土产品以其高品质和技术优势,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包钢稀土使用“白云鄂博”注册商标,发展理念与品牌理念在国内外广泛传播。早在2009年,“白云鄂博”商标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驰名中外的民族品牌。农业方面包头成功打造“固阳黄芪”“达茂草原羊”“南海黄河鲤鱼”等区域商标品牌。达茂旗地理标志产品“小文公大蒜”制定地方标准,成为我市唯一制定自治区地方标准的地理标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