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集的社火表演 春节社火展演 欢腾腰鼓 高跷表演 高跷、秧歌扭起来 ◎记者 岳宇乐 邓雅鑫 摄影 记者 祝家乐 2月4日(农历正月初七),由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的“金蛇狂舞闹新春 我在包头过大年”包钢三医院2025年包头市春节社火展演大赛总决赛(第二场)在“天下黄河第一村”举行,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活动一开始,威风锣鼓《蛇舞祥瑞福满多》便震撼全场,激昂整齐的鼓点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紧接着,秧歌、扇子舞、假人摔跤、高跷、跑驴、脑阁、抬阁等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文化表演轮番上演。“这才叫年的味道!”市民王女士一家趁着假期最后一天来看社火表演,“我之前在网上就经常看东河区文化馆高跷队的表演,这次终于在现场看到了,特别喜欢,能明显感受到今年的春节氛围更浓。”王女士说。 秧歌队划旱船的大爷喜气洋洋、返乡大学生秧歌代表队精气神十足、少儿腰鼓队的孩子们精神抖擞……活动现场热闹非凡。以“孙悟空”“猪八戒”“黄袍”等历史传说故事、戏曲人物角色为扮相的高跷演员,绑着2米多高的高跷棍,完成蹦、跳、转身等高难度动作,引得现场喝彩声一片。同时,肩扛脑阁架的成年人稳稳托举着孩童一起表演,成为本次社火大赛的一大亮点。 经过激烈的角逐,东河区文化馆高跷队荣获青少年组一等奖,九原区沙河街道办事处花样多多舞蹈队荣获中老年组一等奖。 为打破以往以中老年社火表演队伍为中心的局限性,今年的大赛汇集了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不同地域的多元化队伍,表演者中既有技艺高超的老艺术家,也有刚满7周岁的孩童,使得本次大赛的表演更加丰富多彩。 “腰鼓是一项传统文化,我要把它传承下去并且发扬起来。”包头市昆都仑区友谊大街第二十五小学少儿腰鼓队成员李晨萱说。包头市昆都仑区友谊大街第二十五小小学校长助理、腰鼓特色项目负责人赵颖超告诉记者,该校从2021年开始引入安塞腰鼓,并且一直以腰鼓为特色项目。 除了秧歌、高跷等社火演出外,活动现场还设置了葫芦烙画、老浆凉糕等多个非遗展示摊位和民俗体验活动,让市民在观赏社火表演的同时,深入了解非遗的历史渊源与独特魅力。 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公共服务科科长刘强表示,此次大赛是我市今年春节期间开展的系列迎新春文化活动中的一项重要且极具影响力的文化惠民品牌活动,接下来,各旗县区还会组织一些大型社火表演。希望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衔接、文化活动与景点景区相融合,突出非遗元素和特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社火非遗年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