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以舌尖五味 重逢人间烟火

日期:02-10
字号:
版面:第10版:文化       上一篇    下一篇

近日,《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在CCTV-1、CCTV-9与观众久别重逢。该纪录片将视线聚焦当代中国人与食物关联最为密切的七个时空场景,从充满人情味、生活态的小切口深入主题,带着观众探寻世代中国人以食为媒、生生不息的处世哲学和生存智慧,带来一份诚意满满的新春大餐。 美食类纪录片不胜枚举,观众缘何依然青睐走过十多年的“舌尖”故事?“中国美食的味道,蕴含中国人对天地万物的理解,是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浪漫。”主创团队的阐述紧紧围绕“人”,“品美食、品人间,我们的作品不是在‘云端’,它必须是从最踏实的生活泥土里结出的果实,被生活灌溉,因生活芬芳。”因此,《绝活》《烟火》《焕发》《天作》《风物》《洞天》《华流》七集,分别从双手、菜市场、方寸、田园、县城、厨房、中餐厅等维度诠释我们的生活史。 平凡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能够营造出滋味深长,“绝活”之“绝”,是古人智慧沉淀在了寻常百姓的一蔬一饭,更显影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里。 一趟穿行于山脉之间的公益慢火车,一张设想中的世界美食地图,纪录片以一实一虚两种物理空间坐标,将观众视线引向时间纵深、世界的远方。如果说聚焦手作绝活,切入的是微观视角;那么当镜头拉远,再看中国人的一日三餐,包容的是大时代。 大凉山的褶皱里,5633次绿皮车行程376公里。从普雄到攀枝花,火车变身移动的菜市场,沿途24站,每停靠一站,车上的农特产就会多上几样,乘客们买家与卖家的身份就会随时切换。《烟火》一集,纪录片拨开大凉山人家的炊烟,看他们进山野里“挖宝”,在浓汤里蒸腾香气,又登上火车、去往更远的地方。跟着彝族同胞罗俄伍几的脚步沉浸式感受火车菜市场,网友们为高原生长的野味尖货垂涎,更赞叹于,就是靠着绿皮车翻山越岭,食材兑换的财富把山里的孩子送去了全国大学——那一刻,时间作证,乡愁乡味与乡村振兴的故事共绵长。 在中国美食受到越来越多海内外友人欢迎的当下,《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特别设置了《华流》一集,讲述中餐出海的传奇。主创透露,其中有海外食材与中国烹饪技法的共舞,有中餐馆几代人在大洋彼岸的创业史,也有中餐在海外站稳脚跟甚至成为当地美食重要一部分的奇观。这些附着在三餐里的探索精神、传承初心、平衡之道,其实心口如一诉说着丰富立体的中国故事。 (据《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