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磊在车厢内巡逻
◎记者 李硕 摄影报道
“同志您好,高铁列车全列禁止吸烟,卫生间也不行,一定要注意!”田磊提醒的话音未落,卫生间的门“咔哒”一声打开,一名手里拿着香烟和打火机的男性旅客从里面走出来,向他尴尬地一笑。这是近日发生在G2492次列车上的一幕,乘警田磊通过细心观察,提前制止了一起高铁吸烟违法行为。
七年总结“独家秘籍”
田磊是呼和浩特铁路公安局包头公安处乘警支队的乘警,负责值乘包头到北京的高铁列车。他值乘的列车旅客很多,但案件数却相对较少。田磊骄傲地说,他有一套“独家秘籍”,能把很多风险清除在萌芽状态。
别看田磊只有29岁,他担任乘警已经7年了,处置过的问题多了,他发现很多事发生之前,都会出现一些有迹可循的“特征”。就这样,田磊总结出了“四盯四防”的“秘籍”:“盯行包,防错拿;盯习惯,防吸烟;盯夜晚,防失窃;盯重点,防意外”,利用好这些“秘籍”,就能够提前预判风险。
旅客乘车出行,总会携带大包小包的行李物品,匆忙之中,很容易发生遗落或者错拿的情况。田磊习惯于在列车到站前,对携带行李数量较多的旅客进行安全提醒,巡视车厢看到有颜色款式相近的行包时,还会特意把它们分开放置。
众所周知,高铁、城际等动车组列车是全列禁止吸烟的,但往往有人怀有侥幸心理,躲在角落里或卫生间吸烟,由此造成违法行为,面临罚款甚至行政拘留处罚。为此,每当列车到站停车,田磊便会到站台巡视,重点关注一些“瘾很大”的旅客,在开车后重点提醒,避免他们发生违法行为。正因如此,才会出现文章开头田磊提前“预判”旅客抽烟行为的一幕,从而减少列车降速停车的风险,也避免旅客因一时侥幸而吞下违法的“苦果”。
重点关注风险防范
除了尽可能减少发案率,田磊还通过加强对重点群体的关注,减少或妥善应对各类意外事件。不久前,田磊在巡视车厢时,远处孩子的哭闹声引起了他的注意,一个四五岁大的男孩因为贪玩,把手臂卡到了车厢的残疾人扶手处。
田磊很快赶到现场,一边安抚孩子的情绪,一边请列车工作人员拿来洗洁精涂抹到孩子的胳膊上润滑,成功帮男孩脱困。能够如此快速地处置突发事件,正得益于他日常积累的丰富经验。
行走不便的旅客也是田磊重点关注的群体。一次,田磊帮助两名行走不便的旅客搬运轮椅上车后,发现他们一直愁眉不展,询问得知,他们需要前往北京中转换乘,可是不会从线上购买车票。田磊仔细询问两名旅客的需求,规划换乘所需时间,帮他们买了合适车次的车票,并详细讲解换乘路线,助力他们顺利出行。
列车如同一个流动的“小社会”,而乘警就是其中最能安稳人心的力量。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列车昼夜兼程、长驱奔驰,许多乘警如田磊一样随列车南来北往、寒暑奔忙,用一份份平凡的温暖,守护着旅客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