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新学期 你将收到这份体育礼包

日期:02-10
字号:
版面:第04版: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李学工 记者从全市多所中小学获悉,春节前夕,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关于落实中小学生每天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的通知》,要求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全区各级各类中小学必须全面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新学期开学后,各学校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将依照要求开展相关工作,以保证相关要求尽快完善和实施。 优化课时 保障特色 《关于落实中小学生每天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学校在实施新课程标准过程中,在不增加课时总量的前提下,优化课时统筹,压减超标量文化学科课时,结合长短课、大小课,挖掘课时资源,根据场地设施、学生规模合理安排课程表,用好地方、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后服务,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1节体育与健康课的规定;高中阶段学校每周至少安排2节体育与健康课,严禁以任何形式挤占体育与健康课;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要保障足球课时不低于体育课总课时的三分之一。 各学校要严格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在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新模式,保证合理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注重运动技能学习和实践练习,杜绝“说教式”体育课,上好“出汗”的体育课;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大单元教学、初中男女生分班教学和高中模块化教学,积极推进“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着力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确保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掌握2-3项运动技能。 灵活开展 体育项目 各中小学校每天上下午各安排一次阳光体育大课间和眼保健操,每次阳光体育大课间不少于30分钟;严禁教师拖堂压课,侵占学生课间,确保中小学生课间活动时间10-15分钟;充分利用课后服务开展校内综合体育活动,当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足2小时的,应在课后服务中安排体育锻炼时间补足。 要坚持面向全体、灵活多样、突出兴趣的原则,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为核心,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练习与竞赛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方式周密组织实施,紧密结合体育教学任务目标进行延伸练习,注重足篮排“三大球”和田径、冰雪、曲棍球运动的普及提高,充分挖掘中华传统体育类和新兴体育类运动项目,灵活开展广播体操、校园操、跑步、跳绳、武术、跳皮筋、踢毽子、打沙包、跳方格、乒乓球、掷飞盘、旱地冰壶、轮滑等学生喜闻乐见、简便易行的体育项目。 各地各校要广泛组织班级联赛、周末联赛等校内、校际体育竞赛,促进体育竞赛活动全员化、常态化、品牌化;全面实施体育家庭作业制度,根据学生体质状况和专项运动技能掌握情况,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参加校外体育活动,引导家长督促孩子经常进行体育锻炼,鼓励家长陪伴孩子共同锻炼,自觉减少电子产品使用,保证8-10小时睡眠时间,均衡膳食营养。 配齐配强 体育教师 各学校要规范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严格执行“学生测试成绩评定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成绩达到优秀者,方可获体育奖学分;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的规定。 为此,各学校要按要求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加强县域内教师编制统筹,进一步挖掘内部潜力,采取“走教”“轮岗”“转岗”等多种方式,持续优化体育教师结构,增加岗位数量,空缺编制使用优先保障体育教学;积极拓宽师资来源,通过体育教师专场招聘、聘用优秀退役运动员、设置专兼职体育教练员岗位、引入体育专业大学生实习支教、购买社会化服务、与专业机构合作等举措,多渠道补充师资力量;进一步优化学校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将体育教师组织课外体育活动、指导学生训练竞赛等计入工作量,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竞赛成绩,在绩效工资分配时给予倾斜;强化培养培训,提升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 此外,各地各校要充分开发“金边银角”等校内空间,建设“微操场”“微球场”,在教学区就近设置轻便体育器械,打造人人、处处、时时可及的校内体育设施;补充体育器材设施,满足学生校内体育活动需求,鼓励支持学校引进智慧体育等现代科技助力校园体育提质升级;中小学必须配备数量足够、适合不同身高需求的单、双杠,为学生提升上肢力量创造条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生体育与健康工作纳入学校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和教育督导评估范围,列为责任督学重点工作,对各学校落实情况进行督导监测,结果作为地区和学校当年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各级教学研究机构要监督指导学校积极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组织教学观摩和研讨,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各校要全面开展晒课表行动,将课程表、作息时间表通过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官微、官网等媒介公开发布,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