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水务管理更“智慧”

日期:02-10
字号:
版面:第02版:城事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吴爱霞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污水处理的环保要求不断提升,再生水资源化利用服务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对传统水务企业提出了更高的精细化运营和成本控制要求。 市水务集团所属再生水公司综合考虑当前生产运行数字化转型以及调度系统的现状,立足水处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大构想,以设备和软件始终服务于人的观念为核心,引入智慧城市的理念,逐步探索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促使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向更加精细化、动态化、智能化的行业管理模式推进。 由“零”到“一” 摸索数字化转型的切入点 随着运营精细化的管理要求,自2018年起,再生水公司引入智慧城市的理念,将单一污水处理厂作为进行企业数字化转型摸索阶段的“试验田”,称之为“智慧污水厂”,开展了远程在线监控系统的研发。 它依托于污水处理厂现有自动化控制方案,使各污水厂能够对水质数据、生产关键节点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同时,在水处理全流程的精细化管理中,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生产运营,实时对曝气量、回流量、投加药剂等环节进行精准反馈,及时预防各节点水质波动,不仅保证了处理水质的稳定达标,还降低了生产运营能耗,药剂成本降低15%。 由“点”及“面” 累计降低人工成本约40万元 2019年开始,针对污水厂上游各送水泵站互相距离较远、管理难度较大的实际情况,再生水公司主动寻求数字化解决方案,经过前期调研和考察,开展了远程在线可视化监控系统的研发,通过引入自动监测和控制等智能设备,采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减少生产中断、故障维修时间,并通过预测生产趋势和潜在问题,提前采取措施进行优化调整,减少人为重复、烦琐的工作任务,减少了人员的现场操作,实现了泵站无人、少人化值守改造,2019年起累计降低人工成本约40万元。 由“表”及“里” 信息技术与水务业务融合 2023年6月,再生水公司从满足对生产单位的管理需求出发,开发智慧生产管理运营平台,逐步向上构建数据处理的智慧大脑,打造一个从生产到管理全面信息化、自动化的框架系统,集成上游排水户、下游再生水用户供排水数据,将数据零星分散的现状逐步转变为开放、互联、共享的集成平台。 借助“智慧污水处理系统”及“智慧生产管理运营平台”的实施,再生水公司已成功实现对5座污水处理厂、6座雨污水泵站以及2个再生水用户流量监测点的实时数据监控与综合数据分析。其他生产单元的智能化改造也在稳步推进中。通过构建涵盖厂、网、站、河、再生水于一体的“一体化管理图”,正逐步打造一个高效、智能的水务管理体系。 经过技术驱动与业务需求结合,从原有的人工“问诊”到现在的数据“明辨”,实现了全面感知、即时响应、辅助决策;经过数据引领创新应用场景,发展水量预测、智慧加药、智慧节能、智慧工艺调控等丰富的应用创新场景;经过数据价值化创新业务模式,通过汇集和分析水务数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科研单位、社会调研组织提供数据服务,促进数据共享和交易,展现数据价值……经过实践,市水务集团所属再生水公司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常用、善用新型数字技术助力传统水务行业升级,以“智慧污水厂”“智慧生产管理运营平台”等项目为研发和实践平台,深入挖掘新质生产力在传统水务行业的应用潜力,致力于打造一个高效、智能的水务管理新体系,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范例,成功地打造出了令人瞩目的“包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