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小小的我 无限的梦

日期:02-07
字号:
版面:第07版:社会       上一篇    下一篇

张一凡和他的小世界 张一凡和母亲展示他的获奖证书 张一凡的绘画作品 ◎记者 赵永峰 摄影报道 “生活中,总会充满许多未知数,与其一直犹豫纠结,不如走好脚下的路,人生没那么多假设和如果,放下顾虑大步向前,希望每一个‘小小的我’,都能走出人生困境,去更大的世界。”张一凡费了很大力气,说出电影《小小的我》中这段张春和的台词,他说:“这说的就是我自己,说的就是我的生活和我向前的勇气。” 与很多脑瘫孩子一样,张一凡25年走过的每一步都充满了羁绊,无法控制的四肢与清醒大脑之间的角力,让他不断经历着痛苦的折磨和跨越痛苦后的超越。 倔强的坚持 窗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张一凡站在四楼窗口,看着楼下大人小孩提着大包小包走亲访友的热闹场景,嘴角荡漾出幸福的微笑。 即便是春节,张一凡也很少下楼。看过了人们的幸福,他依然会坐到自己的大画板或者电脑前,用他可支配的左手画国画或者设计家装图。一坐几个小时,整个人沉浸其中,幸福都在他的笔下。 绘画的天赋与生俱来,但对于张一凡而言,却似推石头的西西弗斯,在不断努力中做自己的主人,在不断地逆水行舟中,让小小的我完成人生的蜕变。 2000年8月,张一凡出生在包头一个普通的家庭。他的母亲郭春莲介绍,临盆前,她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羊水破裂,孩子出现了窒息现象。张一凡被抢救了6天,医生说很可能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建议郭春莲夫妇放弃,但他们坚决不同意。 “我们当时态度特别坚定,认为孩子不会有大问题,另外我们也认为医学不断进步,即便孩子有问题也会治愈。”郭春莲说。 张一凡7个月大时,郭春莲发现了异样——孩子不会翻身,脑袋总耷拉在一边,口水不断地流……郭春莲抱着他去多家医院检查,最终确诊为脑瘫。 “治愈的希望微乎其微,且是一个极为漫长和艰难的过程。这些信息加重着的我们的痛苦,更难的是我们夫妻工资都很低,生活也陷入了困境。”郭春莲说,在她带着孩子四处求医的过程中,亲人都向她伸出了援手,在经济上、精神上给予她极大的鼓励。 6岁前,张一凡无法走路,外力按摩是抵抗肌肉萎缩的唯一手段,郭春莲就是儿子的专属按摩师。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张一凡站了起来,但马蹄内翻足让他走路异常艰难。 绘画的世界 除了给张一凡按摩,教孩子学习也是郭春莲的重要任务。 带着让儿子未来自食其力的信念,郭春莲去求学校收留张一凡,学校看到张一凡的情况后纷纷拒绝,2009年的9月,张一凡进入青山区特殊教育学校,入学的第一天,母子俩抱头痛哭。 郭春莲说,在特殊教育学校,张一凡遇到了班主任贾鹏尧老师。当时贾鹏尧大学刚毕业,对张一凡格外照顾,正是贾鹏尧老师发现了张一凡有绘画的天赋。校长潘芳知道这一情况后,又找到青山区科技少年宫的老师,让张一凡进行专业学习。 张一凡是朗婷老师的第一个残疾人学生。为教好张一凡,朗婷根据具体情况为他实施教学,张一凡的绘画天赋在这里得到了专业的开发。 2014年,张一凡的作品《无色光》荣获世界儿童画展金奖。 16岁之后,张一凡开始学习素描,在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他开始跟着同为义工的王丽老师学画,王老师义务教学整整两年。2018年,一次公益活动中,张一凡看魏福根老师画国画入了迷,整整站了两小时,老师被张一凡的毅力所感动并收他为徒。 此后,张一凡开始参加各类绘画比赛,并且频频获奖。 第六届国际青少年手写手绘明信片大展金奖、《少儿画苑》第21届国际少儿书画大赛获奖……奖状和证书摞起来有高高一摞。 随着张一凡个头不断长高,肢体的畸形严重影响着他的发育,在市残联和青山区残联的关怀下,2014年,张一凡完成了足内翻手术,2015年又完成了双下肢矫正手术。 麻药过后,剧痛让张一凡无法忍受,但面对母亲的关切,他却说没事。 “我不想说疼,更不能哭,因为我知道忍过去我就变成了另外的自己。妈妈陪我已经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我的眼泪会让她更难过。”张一凡说,后期的康复训练中,拉筋又是一道难关,别人训练一个小时已经忍受不了,而他一练就是三个小时,一天还要练习两三次。康复老师说,他训练过无数大人孩子,张一凡是他最佩服的。 腿直了,脚平了,张一凡踏上了人生新的征程。 温暖的港湾 为锻炼张一凡,热衷公益的郭春莲开始带着他做公益,去敬老院慰问,去黄河边和社区捡垃圾,张一凡的善举感动了很多人。音乐老师安子墨知道了张一凡的故事,为了锻炼他上肢的协调性,主动教张一凡手鼓。又学会了一技之长,张一凡在去敬老院时,常常进行手鼓表演。 在公益的路上,郭春莲认识了包头医学院的张涛教授,张教授将自己培养患病孩子的经验全部教给郭春莲,并指导张一凡去学一门技能,未来不仅能实现他的大学梦,还可以成就他的人生。 “在张教授的鼓励下,我们来到了包头服务管理职业学校,遇到了刘瑾老师。她看到张一凡的绘画作品,又听到他的故事后,立即联系了校领导,开通绿色通道,收张一凡为室内平面艺术设计班的正式学生,并表示一定要好好培养他。”2020年夏天发生的这件事,对于郭春莲和张一凡就像是做梦,郭春莲说,这是一个想都不敢想的美梦。 张一凡是班里唯一的残疾人,他的出现不仅没有引起同学的排斥,在刘瑾老师的带领下,所有人为张一凡筑起了一座温暖的港湾。参加活动张一凡走得慢,同学抱起他就跑;下楼不方便,男同学的背最有力;宿舍六个人,打扫卫生时让张一凡“靠边站”;学习上有困难,帮忙的人轮番上。 张一凡的文化底子薄弱,刘瑾老师几乎手把手地教他。得知张一凡家里的情况,老师从学校给张一凡申请了2元午餐,得知张一凡每天只吃一顿饭,老师买来的食品塞了一大筐。 为了学好专业课,熬夜制图成了常态,因为张一凡只有左手的手指可以支配,别人画一张图需要一个小时,他就要三四个小时。“我特别感谢老天留给了我这只左手,每一根指头都很长,让我一只手就能完成鼠标与键盘的操作。”张一凡的幽默成就了他的快乐和成绩,也让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2023年7月,张一凡中职毕业,以269分的成绩考上了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完成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学梦。 “当我收到大学通知书的那一刻,内心的痛苦第一次彻底释放。我抱着通知书,一会儿笑一会儿哭,就像电影中的刘春和一样,终于从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绽放。”回想起两年前的那一幕,张一凡说,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2023年全国第五届残障青少儿童双年展上,张一凡的国画《锦绣江山美如画》荣获青年组妙手丹青奖,为残奥会设计的logo荣获三等奖。 今年1月3日,张一凡和妈妈去看了《小小的我》,从电影开场,眼泪就没有停止过,有多个镜头出现时,他们母子泣不成声。 张一凡说:“看到刘春和,我才勇敢地回忆了自己的一路,我要感谢所有人,感谢我妈妈、姥姥和我的家人们,感谢一路上遇到的老师和好人们,是你们让我的人生变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