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郭健) 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迎来生效实施三周年。据统计,三年来,包头海关累计签发RCEP出口原产地证书488份,货值2.99亿元,主要享惠货物为羊绒制品、化工材料等,为我市外贸企业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
华光金属工业(包头)有限公司成立10多年来,一直专注于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化工材料生产,韩国是其重要市场之一。“2024年,我们出口14批次的冶金材料,凭借RCEP项下韩国的原产地证书,降低了出口成本,对公司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外贸订单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企业关务员小毕介绍说。
春节前,位于稀土高新区的内蒙古海业羊绒制品有限公司仍是一派忙碌景象。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赶制一批羊绒衫、披肩、帽子和围巾的样板,该批货物准备出口到日本,供订货商选定2025年货单。“凭借RCEP原产地证书,日本客户可以享受到关税减免,为我们开拓市场提供了新机遇。仅2024年一年,公司就申领了43份原产地证书,享受到税款减免约15万元。”内蒙古海业羊绒制品有限公司业务员李富清说。
RCEP由东盟10国和中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西兰共同签署,是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协定。为帮助企业充分运用这一政策红利、加快拓展国际市场,包头海关通过关长送政策上门、举办专题培训等活动,“一对一”指导帮扶,让企业应享尽享。同时,以“智慧海关”建设为抓手,全面落实出口原产地证书“智能审核+自助打印+取消企业备案”便利化组合措施,实现原产地证书“秒签”。此外,积极开展海关AEO认证和经核准出口商“双培育”,释放“AEO+RCEP”叠加效应,为我市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