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的城市 更美的生活
日期:01-20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05版: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搬进新家,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记者 李春燕
摄影 记者 常静
新春佳节临近,城市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处处弥漫着年的味道。贾义斌一家也忙着采购年货、置办新衣,满心欢喜迎接这个不同寻常的新年。
“曾经觉得遥不可及的美好生活,如今真真切切地呈现在眼前。”搬进新房已一个多月,贾义斌仍难掩内心的激动。每一次环顾四周,都觉得幸福来得如此突然,却又无比真实。
一项关乎居民幸福的温暖改造
20多年前,贾义斌和丈夫郭秀武搬进青山区粮院平房区。狭小逼仄的空间,严重束缚着一家人的生活。晚上,女儿只能在床边昏暗的角落,借着微弱的灯光学习。冬天,屋内寒冷潮湿,墙壁布满水珠,寒意如影随形,一家人的身体也落下病根。贾义斌回忆起那段艰难岁月,不禁叹息:“空间小得可怜,干什么都施展不开。每到冬天,墙面湿漉漉的,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家人身体都受到影响。”
尽管生活艰难,但是贾义斌和丈夫一直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得知平房要拆迁,我们激动地都睡不着觉,这个好消息我们等得太久了。”贾义斌说,搬离平房区的那一天,回忆、不舍、希望……五味杂陈。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23年,一场关乎553户居民幸福生活的变革启幕,全市范围内33个“夹心房”改造项目,涉改面积约3.55万平方米。同年12月4日,征拆工作圆满收官;2024年3月15日前,全部手续办理完毕,安置房建设全面启动;2024年9月30日,“夹心房”改造安置房集中交付,实现了令人瞩目的“交房即交证”。一系列工作环环相扣,每一步都镌刻着政府对百姓的庄严承诺。
拿到新房钥匙的那一刻,贾义斌满心欢喜,迫不及待地开始筹划:规划设计图、选购材料。短短一个多月,一个简约而温馨的新家完美亮相。屋内窗明几净,现代化家电一应俱全,从平房带来的老物件有序摆放。“60岁了,我们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的新楼房,总觉得一切像是在做梦。”贾义斌感慨,搬到新家,两个外孙都有了独立的房间和学习桌,在宽敞明亮的环境中快乐成长。楼上楼下的邻居渐渐熟悉,曾经的老街坊也成了新邻居,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更新”的城市,更美的生活。“‘夹心房’安置房交房后,市城投集团在项目现场精心打造装修大超市,引入优质装修设计与建材销售企业入驻,贴心提供免费使用房屋水电的福利,让装修过程省心省力。”包头市“夹心房”改造工作组综合组成员刘海旺介绍,针对10户贫困户,市住建集团为每户预存水电费50元,免费提供1吨水泥、3方沙子,装修完成后还贴心提供免费的开荒保洁服务。“春节前我们入户走访,听一听居民的意见,力所能及地为大家解决一些困难。”刘海旺说。
一次从图纸跃入现实的安居之旅
从低矮破旧的平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从煤炉取暖做饭到集中供热、供气……“夹心房”改造不仅扮靓了城市的“面子”,更夯实了民生的“里子”。
“这是我们在新房里过的第一个春节,想邀请亲戚朋友都来坐坐,大家一起在新房里热闹热闹。”贾义斌说,虽然老房子没有了,但是还能和老街坊们继续做邻居,这种感觉还是很亲切。
“我们见证了平房区居民从搬迁到入住的过程,真心为他们高兴。”1月16日,记者在贾义斌家见到了入户走访的青山路街道六合成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孙丽。“为了让新居民更好更快地融入社区生活中,今年我们将开展‘老街坊回家记’等党建项目,通过打造文化楼道、提升便民服务、开展系列活动等形式,鼓励更多居民积极融入社会治理当中来。”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过去的一年,我市以高标准筑就民生“幸福巢”,高质量托起群众“安居梦”,群众幸福感逐步提升。新的一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更新项目从图纸上、规划里跃入现实,必将为广大市民带来越来越多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