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暖气热不热 居民说了算

日期:01-17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07版:服务       上一篇    下一篇

◎通讯员 吕茜 记者 李学工 吴爱霞 2024年以来,我市按照“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冬病夏治、标本兼治、群众满意”的原则,积极推进“温暖工程”项目建设,围绕“源、网、站、端”全流程,实施11个类别、362个具体施工项目改造计划。截至目前,已对全市供热问题较集中的小区“把脉问诊”,科学制定改造方案,解决居民家暖气不热问题。 “温暖工程”落地 去年,市热力集团全力推动“温暖工程”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努力实现让群众温暖过冬的工作目标。完成对运行20年以上的科学路、少先路、前进道等6条供热主干线,民五热力站等26条一次网支干线的改造更新。同时,新建完成北沙梁北路供热主干线等2条供热主干线管网敷设,完成了花苑等5条一次网支干线建设任务。对运行20年以下管网加强实时监控,及时排查消缺,确保安全运行。 环城北干线隔压站建设项目是供热环城北干线项目重要节点工程,也是我市“温暖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项目建成后,环城北供热干线输配能力将由之前的700万平方米提升至1600万平方米左右,包铝电厂供热能力得到进一步释放,我市热源调配更加均衡完善。 市热力集团实施了智慧供热改造升级,对供热一级管网、热力站、二级管网加装供热管网平衡装置,可调管网供热面积已达500万平方米,加装用户室内无线测温仪4700台,以便更加精准掌握供热运行实时参数。一年来,市热力集团共实施智慧热网节能改造105万平方米,有效提高了供热管网智能调节水平。开展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践,与中核同方节能公司完成项目论证与合同签订,加深与相关科研院校智慧供热领域的合作,有力推动供热系统向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对症下药”服务 开栓供热两个多月以来,主管部门带领供热企业优化供热服务流程,关切居民温暖诉求,及时解决问题,供热保障各条战线工作取得一定进展。 根据近年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到的供热投诉堵点,全市“温暖工程”对症下药,在大力实施管网和设施设备改造的基础上,组建了百余支“温暖管家”服务队伍,管家队伍人数达2000余人,访民问暖次数达16300人次,为居民提供了“网格化、点对点”的服务。通过及时入户、开展抢修等方式,妥善处理跑冒滴漏问题,将以往的事后处理改为事前预防,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实现了量的降低和质的提升。 同时,市住建局积极强化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投诉事发介入、事中处办,安排多名专员入驻市热线办,加强供热管理工作临场指导,形成联合办公优势,全市热线工单直接答复比例,由入驻前的16%大幅增长至入驻后的90%。经对反映供热问题的居民家进行上门测量室温,发现其中20℃以上的占95.9%,18℃至20℃区间段的比例较去年同期上涨了40.2%。全市居民室内平均温度由去年的22.4℃,历史性地首次提高到23℃以上,供热不达标现象得到了根本性扭转。 “在线监测”保供 东河区西二街的智先生家在顶楼边户,往年12月家里特别冷,有时候甚至不达标,冷得住不了人。今年市里实施了“温暖工程”,他家也被选作了典型用户。“给我免费安装了远程测温仪,供暖以后我家室温基本能达到22℃到23℃。小区业主群里也基本没人再反映暖气不热了,大家对供热质量都特别满意。”智先生所在街道发生的供热变化,得益于今年市委、市政府推动实施的站北路联络干线贯通工程,满足了尖寒期居民用热需求。 上个采取期,稀土高新区燕赵锦河湾小区和周边小区暖气不热问题突出,为此,居民多次拨打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问题,2024年实施“温暖工程”后,小区至今没有一例暖气不热的情况,也无人再拨打热线反映,真正实现了供热问题“零投诉”。 市住建局将再接再厉,以居民感受和满意度为标准,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有力破解问题。切实发挥行业监管作用,依托室温在线监测平台,有效监控“边角顶底”和“孤岛用户”等典型失温快、易不热的用户的室温,确保不让一户不热、不让一人受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