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助力粮油产业“出圈”
日期:01-17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09版:地方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赵永峰
抓住传统技艺这个牛鼻子,固阳县刘伟壕村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大美图景。
刘伟壕村位于长城脚下的固阳县西北方向50公里处,得天独厚的北纬41°黄金纬度带,光照充足,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为红皮小麦的生长提供了绝佳条件。这里的红土地种出的杂粮,尤其是红皮小麦,纯天然、无污染,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刘伟壕村将石磨面粉的天然魅力与现代工艺的融合,为该村找到致富的金钥匙。刘伟壕村党支部书记刘宝林介绍,石磨面粉是淡黄色的,无添加剂,是真正的天然绿色健康食品。现代化的生产车间里,崭新的设备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生产出的石磨面粉口感劲道、麦香浓郁。
为发展粮食产业,刘伟壕村争取了少数民族发展资金60万元,购进了先进的小麦面粉加工设备,完善了粮油仓储设施,提升了粮油加工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依托包头市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农行包头分行等单位,采取订单销售等模式,通过包头市融媒体中心的大力宣传推广刘伟壕村的粮油产品,为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订单和客户,有效解决了销售难题。
刘伟壕村坚持“党支部+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注册“刘伟壕后山缘”粮油商标,全力打造特色品牌。项目优先收购周边农户的小麦,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收购,带动周边50余户农户发展粮油种植和养殖产业,户均增收500-1000元。2024年,该村经营性收入突破80万元,有效增加了村集体收益。
如今,刘伟壕村集体粮油仓储加工项目已取得显著成效,2025年预计可实现销售额100万元,年产量达100吨,产值增加20万元。展望未来,刘伟壕村计划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粮油加工规模,引进新品种,完善粮油产业链条,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致力于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粮油产业品牌,带动周边农民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