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渠芳芳) 2025年伊始,在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来自包头的贾先生成功捐献253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本年度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这也是自治区第195例、包头第2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贾先生是东方日升(包头)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职员,1988年出生的他在一次单位组织的集体献血活动中,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便毫不犹豫地留取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2024年11月初,贾先生接到包头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需捐献造血干细胞,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捐献。“当时工作特别忙,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给我打了好几次电话都未接通。好在我及时回复,最后联系上了,没有错过这次缘分。”回忆起电话接通的那一刻,贾先生仍然激动不已。
对于贾先生的捐献决定,他的家人也表示全力支持。“我们是党员家庭,家里人知道我要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时都非常支持,觉得这是救人于危难的善举,应当捐献,毕竟这能挽救一条生命。”更让人感动的是,贾先生的大姨听闻此事,还急切询问自己能否加入捐献者行列,并请贾先生帮他咨询相关事宜。有了家人的支持,贾先生对捐献愈发充满信心。
贾先生积极配合完成了高分辨配型、体检等环节。为了以更好的身体状态完成捐献,他更加注重饮食健康和作息规律,还适当锻炼身体,每日坚持运动40分钟,如此坚持了近两个月,体重从210斤降至185斤,且每晚22时30分准时睡觉。
“这次捐献所做的一系列准备,对我的生活习惯都有很大帮助,瘦下来是一件好事儿,我会一直坚持下去。”贾先生开心地说。
“回想起我决定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行列的那一刻,我没有想到自己会真的有幸成为捐献者,但当我得知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时,我毫不犹豫答应了捐献。因为我知道,这对于那位患者来说,可能意味着生命的重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义不容辞!”贾先生说。
贾先生告诉记者,能拯救一条生命,他心里非常高兴,觉得做了一件好事,感觉人生的意义都得到了升华。同时,他非常感谢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与支持,同事们也表示会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行列。
贾先生的善举,充分体现了助人为乐、挽救生命的博大胸怀,也彰显了共产党员的担当与奉献精神,为社会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同时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爱心队伍中来,让这份爱的传递生生不息,让“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