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初,茅盾文学奖得主刘亮程和外孙女知知共同创作的小书《知知的大院子》由译林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部全家倾心合作的作品——姥爷刘亮程追寻知知的成长脚印写下故事,爷爷李兴骏、太奶奶柴枫林勾勒大院子里的春夏秋冬,知知也用童真笔触,描绘出她眼中的万物。书中二十篇故事、纯真质朴的手绘,讲述了小女孩在大自然中自由成长的点滴。
2014年,刘亮程从乌鲁木齐搬到了天山北坡的菜籽沟村,将当地一所废弃学校改造成了书院,开始了边种地边写作的耕读生活,《知知的大院子》就是姥爷刘亮程写下的外孙女知知在大院子的童年故事。
知知一岁到四岁期间每年都在姥爷的书院里住很长时间,这里古老的大树、神秘的小路和各种瓜果蔬菜小动物成为了知知探索世界的起点。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像一幅小画,捕捉着童年最美好的瞬间:打沙包,捉迷藏,看风领走雪地的脚印,和虫子一起赶路,与一只猫头鹰的友谊……刘亮程观察知知,她会一个人玩过家家,把没有的东西当真,假装看见那些并不存在的东西,“她会非常认真地把一袋没有的盐给我,我接在手里,闻一闻,她会问我咸不咸,我做出很咸的表情。”冬天,刘亮程带着知知在雪地里散步,一前一后走着,知知回过头来说:“姥爷,你不要踩我的脚印,你把我的脚印踩疼了。”在刘亮程看来,文学就是现实世界的无中生有,小孩子天生就是文学家。
这些日常生活里如“精灵”般的瞬间,记录了一个孩子的成长,更是对生命、自然与爱的赞美。每一篇故事、每一幅画作,都在轻声述说,童年的每一次发现,蕴藏着无尽的可能与希望。
从《一个人的村庄》开始,刘亮程就在乡间万物的自然修养中书写“有翅膀”的文字,他对天真童年的追念和对时间的思辨,寄托着人类返璞归真的共同向往。如果说《本巴》是对童年的追溯,对民族记忆与历史智慧的探寻,那么《知知的大院子》则是写给每个大人的童话。刘亮程感叹,在自然中成长的孩子,会对生命的轮回与逝去有更深的体会。“我是一个在自然中长大人,我见到了太多的万物轮回与死亡。一个作家他在风声中找到语言,从光阴移动和季节交替中找到文学叙述。向历史和自然学习,接受时间岁月的教育,与万物同欣悦共悲悯,这些都会自然进入他的写作。”(据《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