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碗烹出乡村经济新活力 烟火气中,年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 “福气”满满的面食 无抗肉丸新鲜出锅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记者 曹瑾 摄影 记者 祝家乐 在青山区兴胜镇兴胜窑村,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食物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春节将至,六大碗这一传统美食,不仅承载着村民们对食材的精心挑选和对烹饪技艺的极致追求,还成为推动乡村经济与就业的重要引擎。 走进兴胜窑村村委会六大碗制作厨房,热闹与忙碌的气息扑面而来。灶台上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的汤汁咕嘟咕嘟地翻滚着,热气腾腾,营造出一片朦胧而温馨的氛围。厨师们身着干净的围裙,双手熟练地穿梭在各种食材之间,忙碌而有序。他们精心制作清炖羊肉、无抗肉丸、扒肉条、红焖牛肉、红烧肘子等六大碗传统美食,以及豆包馒头和花卷等面食,每一道工序都娴熟而富有韵律。 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兵介绍,去年春节期间他们推出的六大碗备受消费者青睐,售出了1000余份。由于市场需求旺盛,仍有200余份的订单未能满足。鉴于此,今年村里提前进行了周密规划,决定制作1500份,以期满足更多食客需求。“这一举措不仅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还为部分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我们特地聘请了专业厨师,并雇用本地村民协助工作,使他们得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李兵说。 兴胜窑村的六大碗不仅在当地深受百姓喜爱,还赢得了外省食客的青睐。山西游客王亚妮赞叹道:“六大碗味道独特,令人回味无穷。”这份美誉度为兴胜窑村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为村庄的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李兵表示,兴胜窑村将继续坚守绿色、健康的理念,不断提升六大碗的品质与口感,以满足更多食客对美味与健康的追求。同时,村庄也在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发展路径,比如利用闲置土地建设停车场和手套厂等,以期实现村庄的繁荣与村民福祉的双重提升。 除了经济效益显著之外,六大碗还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李兵表示,去年,六大碗的销售收入全部用于为村民采购米面等生活必需品。“今年,我们计划延续这一优良传统,并为村民准备更加丰富的福利。希望通过六大碗的推广,进一步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李兵说。 六大碗对兴胜窑村而言,不仅仅是美食的代表,更是一份深植于乡土之中的深情厚谊。在这个充满年味的季节里,让我们一同用味蕾去细细品味、深切感受这份源自乡村的美好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