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包头稀土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徐行
本报徐(记者 李硕 摄影 记者 祝家乐)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紧紧抓住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两个稀土基地’重要指示带来的重大机遇,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聚焦稀土永磁材料和永磁电机两大重点精准发力,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科技创新等方面,干成了一批‘难而正确’的事,斩获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在包头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代表通道采访过程中,市人大代表、包头稀土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徐行笃定地说。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产业集群已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有效载体,也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重要力量。2024年,我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聚焦建设“世界稀土之都”,按照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布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3+5+N”重点产业集群汇聚众多国内头部企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
过去一年,在稀土高新区,全国排名前15强的磁材企业已落户10家,磁材产能突破20万吨,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基本建成。全国最大、全球第二的永磁电机企业卧龙集团年中开工,当年便实现投产。全年引进永磁电机及配套企业22家,总数达到33家,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正在加速形成。近一个月来,英思特、天和磁材两家稀土企业,先后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和上交所主板,资本市场的“包头板块”在全区大放异彩。稀土高新区在国家高新区最新排名中从75位跃升至68位,向着全国前50强的奋斗目标又挺进了一大步。
2025年,徐行表示,稀土高新区将坚定不移地以“战略思维”招龙头,以“系统思维”强配套,以“有解思维”优生态,以“开放思维”抓创新,打造全国独树一帜的永磁电机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从材料到器件到系统集成服务的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