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爱霞) 走进中心区地下综合管廊,一个全新的世界映入眼帘,综合舱、电力舱独立分隔、干净整洁,各种管线井然有序。这个位于中心区城市地下的空间,让原来在地上或者架空的电力、给水、供热、通信等管线实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
据了解,包头中心区建设投资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基础设施部和包头交建投资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担负着中心区地下综合管廊的巡检维护任务,他们全力守护着中心区的“地下生命线”。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中心区地下综合管廊总体运营良好。
管廊内安装有视频监控、温湿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水位检测等系统,一旦遇到通风不畅等危险情况,传感器会发出提示,但传感器无法实现百分百精准。因此,常态化巡检十分重要。管廊内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部IP电话,使得巡检员在地下管廊里也能和地上的工作人员实时通信,及时上报问题。
管廊巡检员是个“一专多能”的综合技术岗位。他们不仅负责管廊本体及其附属的消防、通风、供电、照明、给排水等七大系统的运行维护,还要负责检查管廊外部逃生口、通风口、吊装口的安全。每日巡查前,所有人员需要接受班前安全教育,由班组长认真检查安全帽、防护口罩、防护手套、防静电服等防护装备佩戴情况。巡查管线必须两人一组,随身携带气体检测仪器,时刻关注管廊内环境数值是否满足作业条件,如有突发情况另一人及时上报处理。
在管廊监控中心,一整面墙的大屏幕上,各色图表实时呈现各条管廊环境与设备运行状态,通过自动提炼、分析运维关键指标,动态显示着每条管廊的“健康指数”。监控室利用火灾自动报警、可燃气体报警等系统对管廊进行实时监管。据工作人员介绍:“在巡检人员入廊作业时,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必须对作业过程及作业区域进行全程监控,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
为提升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和实战水平,保障中心区地下综合管廊安全、平稳、高效运营,包头中心区建设投资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定期对管廊运维及管理人员进行安全与技术培训。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综合管廊维护管理制度,形成了一套较完整有效的综合管廊管理制度体系。
包头中心区建设投资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将同运营维护单位严格落实管廊相关安全运行管理规定,保护入廊管线安全,建立健全常态化的监督检查机制,以制度建设赋能运营质量,为中心区地下综合管廊稳定运行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