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健康养生
这份日历送给您(上篇)
日期:01-02
新的一年,如何养好五脏六腑,让自己气血满满?
在中医传统理论中,“五脏”指心、肝、脾、肺、肾五个重要器官,“六腑”指的是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这六个人体的关键功能区域。浙江省中医院的专家们,为广大读者奉上全新攻略,希望各位养成平衡和谐的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调整饮食、锻炼、情志和作息等,保养五脏六腑的正常功能,享受健康与长寿的幸福生活。
【一月】 养护膀胱
俗话说:“小寒不通膀胱经,怎么养肾都白费。”膀胱经是身体的“排毒”通道。对于膀胱经上的4个容易瘀堵穴位,每周艾灸一次,可以起到养肾防寒、祛湿排毒的作用。
这段时间寒气渐重,阳气潜藏,脾胃易受寒邪侵扰,肾脏尤为脆弱。此时养护膀胱经,还需要增强肾气。
不妨食姜、枸杞、红枣等温性食物,以扶助脾胃阳气,增进消化。寒气易侵肾,故宜加衣保暖,尤其要保护腰部,避免寒邪入体,损及肾阳。肾为“先天之本”,是藏精蓄气之源,乃人体阳气根本。此节气,也宜多食黑色食物,如黑枸杞、黑豆、黑芝麻,皆可滋补肾脏,扶助阳气。
此外,虽寒气袭人,适量运动仍不可或缺。可选择如太极、散步等柔和的运动,以促气血流通,增强体魄。
【二月】 调理三焦
雨水时节的经络养生,需注重三焦。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
此时如何养护三焦经呢?气温回升尚缓,衣物不可骤减,应遵循“春捂秋冻”的原则,尤其老人和小孩应注重保暖,避免寒气侵袭。
此外,春季昼夜温差大,晨间湿气重,不宜早晨剧烈运动。最好在下午气温较高时进行适度锻炼,如太极、散步等,以免过度运动耗伤阳气。
不妨每晚盘坐,两手相叠按右大腿上。上体向左转,脖项向左扭转牵引,略停数秒钟,再以同样动作转向右,左右各做15次。
然后叩齿36次,漱津(即舌舐上颚,并两颊、上下齿唇间,此时唾液则增加分泌,养生家称为津液)几次,待津液满口分3次咽下。如此漱津3次,一呼一吸为一息,如此36息而止。可改善咽喉干肿、多汗等证。
【三月】 疏肝解郁
根据五行学说,肝属木,春季是肝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节,阳气渐生,万物复苏,养生之要在于疏肝养肝。
劳累、紧张、怒气等皆可扰乱肝气,致使肝气不舒,表现为抑郁、郁闷、胸胁胀闷;或肝气郁结过度,则生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症。肝的疏泄功能与脾胃、胆汁分泌密切相关,若肝气不畅,脾胃升降失调,常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俗称“肝胃不和”。
此时节,湿气逐渐增多,环境潮湿易诱发体内湿邪,建议多食祛湿食材,如菠菜、芦荟、水萝卜、苦瓜、山药、银耳等。
情志调养尤为重要,保持心境平和、乐观开朗,避免大喜大悲,减少情绪波动。可培养兴趣爱好,舒缓压力,有助于疏肝解郁,保持肝气和顺,促进气血流畅。此节气气候宜人,适合郊游踏青,亲近自然,放风筝、吃春菜。
【四月】 敲打胆经
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不少人会出现偏头痛、眩晕、咽痛、眼红、血压升高等不适。这些问题多集中于肝胆,可通过敲打胆经来缓解。
找出大腿外侧的中间线,从靠近屁股的大腿外侧根部到膝盖外侧,手握空心拳,由上往下轻轻敲打,左右交替进行,每天敲打各50次左右。
需要提醒的是,饭后不能敲胆经,因为饭后大量血液都去消化系统了,此时敲胆经的话,被敲打部位血液流量会变大,导致胃部缺血,致消化不良。此外,子时不宜敲胆经。子时即深夜23时至凌晨1时之间,这个时间段是气血在胆经运行的时候,再敲打的话会导致过度兴奋。一般在早上7时到11时之间敲胆经比较好。
饮食上应避免过饱、过甜、过咸及寒凉食物。食疗方面,山药、扁豆、红枣等可帮助清理体内浊气,保持身心和谐。
【五月】 充盈气血
此时节,阳气开始充实,既有春天万物生发的特点,又有夏天多雨热烈的特点。养生重点可以放在如何让身体气血充盈起来。
随着气温升高,人体汗液增多,易耗气伤津,心阴受损,表现为乏力、懒言等症状。老年人应特别注意避免过度运动,以免伤津。适度的运动如快步走、慢跑、武术导引等,有助于增强体力、振奋阳气。
饮食应以健脾和胃、益气生津为主。适宜食用荞麦、薏苡仁、绿豆、苹果等平补食物,增强体内阳气;对偏凉体质者,可食梨、藕、百合等清补食材。避免食用过多寒凉食品,以免伤脾胃。少食油腻辛辣,大鱼大肉适量,含糖饮料亦应节制。
此外,还应避免劳累过度,保持心境宁静,合理作息,以适应逐渐升温的气候。
【六月】 滋养心脏
根据五行学说,夏主心,心脏是人体的“阳脏”,此时节需特别关注心脏健康。阳气旺盛时,若体内阴气不足,容易导致心火过旺,表现为心烦、口渴、失眠等症状。因此,应注重清凉去火,滋养心脏。可通过适度的运动如散步、太极等方式,疏通气血,养心安神。
心属火,脾属土,夏季湿热之邪易导致心脏和脾胃功能失调,按摩丰隆、三交、梁丘、足三里、百会等穴位,有助于疏通经络、调理脏腑,缓解暑湿带来的不适,增强心脾功能。
饮食方面,此时节不宜食用过于肥甘厚味的食物,应以清爽、易消化的食物为主。过多食用热性食物容易助火生热,损伤脾胃。虽然冷食和瓜果能解暑,但不宜过量,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可多食用莲子、绿豆、酸梅汤等食物,帮助清热解暑、养阴生津。
(据《浙江老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