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永峰
近年来,科学路街道纺织社区立足繁华商业与市井烟火毗邻的特色,按照“驻在商圈、服务居民、共推善治”的思路,积极探索“三融三好”工作法,持续打造多元化、便捷化、人性化的社区党群服务新场景,实现商居共融发展,构建起社区优质生活服务圈。
党建引领 服务升级
纺织社区立足商住并存的现状,创新打造“社区+商户+居民”服务模式,打破传统网格服务住户的固有模式,开展“你好住户、你好商户、你好纺织”系列常态化走访问需活动。网格员随身携带“入户手册”,利用“手机E通”坚持网格“一日双巡”常态化巡查,用坚实的“铁脚板”丈量辖区每一寸土地,串连起全业态版图,编织出内外一网覆盖的精细服务网络,让党建引领深入社区的每一个角落,进一步推动商圈和社区、居民共融共促、和谐共处,形成“社商居”治理一体化局面。
社区注重人才培育与整合,将业务骨干和居民骨干培养成自治骨干,倡导全民参与社区治理。网格党员化身中介达人,建立“网格微业”供需台账,精准对接商业资源与居民需求;退休党员化身自治能人,成立唠嗑团、红色理事会,搭建商居沟通桥梁;商户党员化身助跑能人,组建街区长、楼管店小二助跑团队,组团服务进楼宇、进企业。一支由党建引领的社区“红色合伙人”队伍应运而生,凝聚起强大的社区治理合力。
社区将最活跃的区域打造成最坚实的服务阵地,聚焦“两企三新”服务需求,统筹规划党群服务中心迭代升级,商圈红色驿站和楼宇综治中心相继落成并发挥作用。全年无休、延时开放,提供“党员回家、帮办代办”等“一站式”服务,“红色蓄能站”人脸识别系统为新就业群体提供24小时“不打烊”服务。
在夜市经济管理方面,社区展现出智慧与温情。正翔湾夜市专门为辖区就业困难群体设置特殊摊位。曾在社区党委牵头下,与居民代表、夜市经营方、流动摊贩代表协商,成功为流动摊贩小吕取得“专属摊位”。同时,“零工市场平台+公益集市摊位”的互助模式,已帮助37名居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既规范了夜市秩序,又解决了就业难题,让城市烟火气更具温度。
金融赋能 邻里“共富”
纺织社区充分利用辖区金融企业集聚优势,在钢铁大街沿线的16家金融及保险企业基础上,通过政银企对接发布招募令,成立包头市首家金融服务党建联盟。
今年以来,已助力企业融资近500万元,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积极开展防非知识普及活动11次,进一步增强了辖区居民防范非法集资意识;精心优化服务窗口8个,使得金融服务的流程更加顺畅高效,让金融活水更多流向实体经济和民生领域,助力“金融惠民”社区服务新场景。
共富集市,作为纺织社区商居融合的生动实践典范,不仅为居民和商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和欢乐,更在社区治理和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餐饮企业提供免费茶水、娱乐商家推出大额优惠、金融机构开展反诈宣传……全民参与公益,居民收获实惠,商户拓展市场,共富集市已成为纺织社区的一张名片,吸引着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为打造更加美好、和谐、繁荣的社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纺织社区将继续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多元化需求为目标,把便民利民惠民作为“评判标尺”,以“服务指数”换取群众的“满意指数”,实现居民“安居”与“乐业”的相互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