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养老+” 托起幸福“夕阳红”

日期:12-20
字号:
版面:第04版: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记者 李硕) 今年,我市着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先后建成各类养老服务场所707个,其中养老机构62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点等养老服务设施645个。同时,大力实施“养老+”发展战略,将养老服务与医疗、文旅、科技、教育等相结合,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养老服务供给的专业性、便利性、可及性持续提升。 养老+医疗。近日,包头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孝心达”系统,接到了昆区昆北街道番茄社区72岁独居老人杨大娘的“一键报警”紧急求助。工作人员接到报警求助后,立刻通过视频查看情况,向杨大娘“喊话”:“大娘,您别急,不要移动,我们马上联系您的女儿!”工作人员随后拨打其女儿的电话告知,并持续观察老人的情况,直至老人被及时送医治疗。据了解,我市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医养服务,打造医养融合发展模式,全市256家养老服务机构全部与医疗康复机构签订就医康复合作协议,96111养老服务热线日接咨询100余单。 养老+旅居。举办旅居康养推介会,发布5条包头市“跨城养老”“旅居养老”旅游路线。与海南省三亚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公室共建合作基地,通过互设共建旅居养老基地,打造集养生、养老、娱乐于一体的健康养老产业模式。 养老+智能。依托包头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打造“1+10+N”智慧养老服务网络,链接养老服务企业1100余家,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关爱、医疗等个性化服务。全市共建成151个电子助餐点、66个养老服务机构、256个养老服务设施站点,形成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养老+餐饮。将老年助餐服务纳入城市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与餐饮企业合作,设置老年助餐专区,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截至8月底,共建成老年餐厅285个。 养老+教育培训。建立校地合作新模式,与包头医学院在兴胜、惠德等养老机构建立5个养老人才培训实训基地,开展养老服务专业理论培训和实操训练,提升养老服务队伍能力素质。开展高校毕业生双选洽谈活动和养老论坛,引导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参与养老服务工作。 养老+康复辅具。在全市60%的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站设置康复辅具暨适老化产品服务区,便于老年人就近体验、租赁、选购产品,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配置需求,推动康复辅具暨适老化产品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 就是这一个又一个“养老+”服务举措,让养老在包头变成一件幸福且安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