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爱霞) 日前,《歌游内蒙古 我从草原来——国家级非遗项目“包头剪纸”精品展》全国巡展在福建省泉州市举办。开幕仪式上,内蒙古包头市艺术研究中心向泉州市艺术馆赠送了“包头剪纸”项目书籍及精美绝伦的剪纸作品,传递来自草原深处的诚挚情谊。
《歌游内蒙古 我从草原来——国家级非遗项目“包头剪纸”精品展》自2017年起已走过祖国的大江南北,先后在呼和浩特市、岳阳市、南宁市、贵阳市、乐山市、乐东县、广州市、北京市和潮州市等地举办,极大地提升了北疆文化的知名度,促进了区域间文化交流。泉州站作为此次全国巡展的第十站。
活动期间,国家级非遗项目“包头剪纸”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刘晓迪以其精湛的讲解,引领着现场观众深入领略包头剪纸的艺术神韵,传授包头剪纸技法,分享她通过剪纸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故事,使人们沉浸于非遗的独特魅力中。
“包头剪纸”在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相互影响交融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艺术表现方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内蒙古地区民间文化艺术在纸面与手间的完美呈现。2011年,“包头剪纸”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代表性项目。
刘晓迪师从母亲郑蝴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继承了母亲剪纸不描不画的特点,是家族剪纸第五代传承人。代表作品有《玉兔捣药》《生命树》《保家卫国》等。自2001年起一直致力于剪纸技艺的教授和传播,曾受邀前往韩国、美国、伊朗、奥地利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