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将打造生猪养殖北方“种芯”高地
日期:12-10
本报讯(记者 邓雅鑫) 11月28日至12月1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广州举行,同期举办了内蒙古招商引资推介会。推介会上,包头市石拐区政府与丹育国际种猪中国公司签订框架协议,丹育公司将与八戒农牧公司合作在石拐区共同建立1000头原种母猪基地,养殖基地将采用欧式标准、全自动环控控制和饲喂系统,通过国际先进的种猪测定站进行种猪性能测定,建成后可年出栏种猪1万头、商品猪2.5万头,全年可测定纯种猪4000头。
石拐区地处大青山腹地,地广人稀,气候干燥,阳光充足,有利于疫病防控,为养猪养殖提供优质的生物防控屏障。同时,我市物流节点城市交通便利的优势也为种猪外调、饲料运输提供了极大方便。据了解,目前我市已培育、引进八戒农牧、德康两家种猪公司,预计2025年底原种种猪养殖规模将达到近5000头。其中,本土培育的八戒农牧以饲养、培育丹系种猪为主,已发展成自治区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基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净化场(非免疫),生产的丹系种猪成为广州和大、河南志富等全国重点生猪生产企业的主要种猪资源,是生猪养殖行业北繁南育的成功典范。
为进一步壮大种猪产业,包头市农牧局与石拐区政府多次协调推动,促成八戒农牧与丹育(DanBred)公司全方位洽谈合作。丹育是全球领先的育种公司,由丹麦农业食品委员会控股,有100余年的持续育种经验,每年对育种的投入高达10亿欧元,其种猪的日增重、料肉比、断奶仔猪数、胴体品质及经济价值等指标在国际上遥遥领先。
石拐区与丹育合作项目将是丹育种猪在中国第一个核心种猪基地,不仅限于种猪的引进,还包括养殖技术、疾病防控、生产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均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可提升乡村的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基地建成后,依托丹育种猪的高繁殖性能和生长速度,出栏相同数量商品猪所需要的能繁母猪将减少40%左右,从而大大降低粮食使用量。
通过合作,石拐区与丹育进行同步育种,将实现国内外种猪育种工作同水平线发展,积累丰富的育种数据,从而加快改善国内种猪企业在种猪基因育种方面的短板,助力我市建成国家级种猪核心育种场,打造我国生猪养殖北方“种芯”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