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30万年前的华龙洞人原来长这样

日期:12-09
字号:
版面:第10版:文化       上一篇    下一篇

华龙洞遗址陈列馆展出的古人类化石碎片 安徽华龙洞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正在进行 12月6日,参加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考察华龙洞遗址。 根据古人类头骨化石复原的“东至人”头像。 正在举行的2024华龙洞遗址学术研讨会12月8日发布研讨会成果,确认华龙洞人是东亚地区向智人(现代人)演化的最早古人类,华龙洞遗址为探索东亚地区现代人起源提供了重要研究材料。 华龙洞遗址位于安徽省东至县,于1988年被发现,是同时包含人类化石和石制品等人类活动证据的重要古人类遗址。2006年第一次发掘结束后,发掘者根据堆积特征与动物群组成,推测该遗址与现代人起源有关,将其命名为“华龙洞”,寓意“中华始祖、龙的传人”。 科研人员迄今在华龙洞遗址发现了约20个个体组成的古人类群体,400余件古人类制作使用的石制品,大量具有人工切割、砍砸痕迹的骨片,以及80余种脊椎动物化石。 在安徽,此前已有和县与巢湖两个古人类遗址,但是都没有发现古文化遗物,而华龙洞是安徽省首次发现的既有古人类化石又有旧石器文化遗物的遗址。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感叹:“化石种类如此丰富,数量如此巨大,分布如此密集,在古人类研究史上屈指可数,华龙洞很有潜力成为第二个周口店。”安徽“周口店”美誉呼之欲出。 但是真正让华龙洞可以与周口店“掰一掰手腕”的,是2015年“东至人”的被发现。这是继周口店遗址之后,我国发现的最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更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唯一同时保存有完整面部和下颌骨的中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距今约30万年,对研究中国古人类连续演化具有重大价值。 华龙洞人是迄今东亚地区呈现出智人(现代人)特征最多、年代最早的从古老型人类向智人过渡的古人类。华龙洞人的面部和下颌部已经开始向智人演化:面部扁平、眼眶较高、头骨纤细化、出现了智人标志性特征——下巴的雏形。华龙洞遗址是继北京周口店遗址之后,在中国发现的同时包含有丰富人类化石、大量石制品及哺乳动物化石的重要古人类遗址,是探讨现代人起源及其行为方式的最理想地点。 “古人类学界对于中更新世晚期人类演化具体情景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当中,从之前发现的这一阶段的古人类化石来看,有些呈现出古老型特征,有些呈现出现代型特征。”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贺乐天告诉记者,华龙洞人类头骨、下颌骨及牙齿呈现出与周口店等东亚中更新世直立人、更新世晚期人类及现代人类相似的混合特征,这为理清中更新世晚期古人类演化脉络提供重大帮助。“这一特征揭示这一时期中国乃至东亚大陆人类已经出现向早期现代人演化过渡的趋势。” (综合自新华社、《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