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模式 守护“上上下下”的安全
日期:11-28
本报讯(记者 李硕) 实施“体验式监管,服务型执法”模式,在全区率先推行电梯数字化维保模式,实现维保过程“一键上传”……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建立健全“企业承担安全主体责任、政府履行安全监管职责、社会发挥监督作用、行业协会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四位一体电梯安全工作新模式,全过程、全环节、全链条发力,织密电梯安全“保障网”。
压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以推动落实生产使用单位主体责任规定为契机,通过政策解读、现场指导、交流观摩等形式,广泛宣贯落实主体责任“两个规定”有关要求,组织监察人员、企业负责人、安全总监开展培训8批次,培训人员700余人次,让生产使用单位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指导全市1995家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设置了安全总监、安全员,切实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
监管部门履行安全监管职责。推行“体检式监管,服务型执法”模式,结合日常执法检查深入了解电梯维保单位、使用单位经营状况,建立政府、监察、检验、企业问题协调处理机制,实行包干责任制“网格化”管理解决“老旧”“三无”电梯安全隐患问题。针对维保单位、电梯检测机构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抽查维保单位50家次,立案调查7家,清退电梯检测机构2家,监管部门职能充分发挥,有力保障群众日常乘梯安全。
发挥群众监督共治作用。在全区率先推行电梯数字化维保模式,实现维保过程“一键上传”,维保过程“一目了然”,群众“一扫便知”,打通了社会公众监督的“最后一公里”,全市2.3万部电梯实现无纸化“码”上维保,上线率达98%。推行电梯维保机构“三公示”制度,全市70家电梯维保机构通过市市场监管局官网“公示维保资质、公示维保人员信息、公示服务单位信息”,维保机构信息透明公开,实现了互相监督、公众监管。
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逐步把适宜于行业协会行使的职能委托或转移给行业协会,实施推广电梯责任险,由电梯行业协会作为保险产品招标主体,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对电梯使用单位、维保单位进行宣传,牵头组织“保险+服务”业务培训,协助承保单位开展电梯责任险保费缴纳、出险理赔等相关工作,全市3300部人员聚集场所电梯全部完成电梯责任险投保工作,电梯行业协会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