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配音王子”童自荣书写人生

日期:11-25
字号:
版面:第10版:文化       上一篇    下一篇

《八十而已》书影 嗓音清亮、优雅的“配音王子”童自荣今年已经八十岁,然而,这个年龄对他而言只觉得“好玩”,“八十了,八十而已”。 童自荣新书《八十而已》近日出版,除了多个专访邀约,童自荣最近还接连参加了几场读者见面活动。他说:“我最好还是躲在幕后,让人一直想象这个人。有好奇,才是配音艺术的一种特殊魅力。现在我频频和大家见面,很要命。我为大家感到可惜了,好奇没有了,魅力也不复存在了。” 女儿动员写本书 童自荣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1973年进入上海电影译制厂担任配音演员,代表作有《未来世界》《佐罗》《少林寺》《蒲田进行曲》《黑郁金香》《茜茜公主》《玩具总动员》《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 《八十而已》由作家出版社最新出版,是童自荣的一本散文随笔。站在八十岁的人生边上,他深情回顾了从事译制片配音工作的经历,致敬了陈叙一、邱岳峰、孙道临、毕克等配音艺术家的职业操守和艺术理想,温情讲述了家庭、亲情、爱情、友情点滴,让喜爱他的观众和读者得以感受他低调内敛之下丰沛纯然的情感世界。 童自荣透露《八十而已》这本书的诞生也很奇妙,“今年初我生了一场莫名其妙的病,搞不清楚是抑郁还是什么,医生也看不好。”童自荣说那时他脑海中会生出一些不好的想法,感觉那时自己的状态像个“植物人”,“我女儿急了,她突发奇想,决定动员我弄一本书出来,她认为出书的过程忙忙碌碌要思考,也许对我的病情有帮助。结果这个办法真灵,半年之后我渐渐地恢复了,然后就有了这本书。” 所以,童自荣感谢女儿培尔为他遮风挡雨,“近几年她一直协助我,安排各类活动,我不会玩智能手机,很多沟通由她代劳定夺,我也省得去甄别社会上复杂的人际关系,乐得做一个清闲的老头儿。这本书从策划开始,许许多多烦琐的幕后事情都是她在做,感谢她的付出和孝心,我尽量保持健康。我的小外孙潼潼在一个节目里说过‘希望外公永远活着’,好,我记住了,我愿意为爱我的人活着,这就是生命可贵的地方,互相激励,生生不息。” 童自荣还表示,他出版《八十而已》的唯一目的就是希望大家看了以后能够感到高兴,能够有一点感动,“如果觉得《八十而已》还好的话,我就准备写一篇文章,题目就是《我的下一本书》。” 从小有“英雄情结” 童自荣有着“中国佐罗”的美誉,电影《佐罗》也让童自荣成为配音界的“王子”。 童自荣坦承没想到自己会为佐罗配音,“我那时跑了五年龙套,觉得这次也大概是跑龙套的。结果演员名单一出来,居然是我为佐罗配音,原来是老厂长陈叙一提出来让我试一下。” 有“英雄情结”的童自荣很喜欢佐罗,“他是英雄,为了老百姓伸张正义、劫富济贫。我在生活里也崇尚英雄,我最崇拜的英雄就是包青天、鲁迅,还有人民的公仆焦裕禄。佐罗也是侠义英雄,所以我很喜欢这个角色,有创作冲动。” 为给佐罗配音,童自荣动了很多脑筋,“首先是怎样能够让人从声音上感觉佐罗很威严、有威慑力。电影在1980年放映,我们在1979年底配音,那时候说台词要大叫大嚷、慷慨激昂,声带很用力,好像这样才是说话有分量。我经过很多思考以后,决定这个角色不能这样,要把声音完全沉下来,越低越好,当然说台词要潇洒、放松。另外,佐罗也是侠骨柔情,他和爱人奥顿西娅小姐说话时,不能慷慨激昂,要深沉、真挚。配音时这些都要考虑到,这个英雄可敬又可亲,佐罗的形象才会可爱。”有趣的是,因为佐罗的另一个身份是总督,为了区分两人,童自荣在配音时还会穿不同的鞋,为总督配音时穿的鞋比为佐罗配音时厚。 童自荣与阿兰·德龙第一次见面是1989年在上海电影译制厂,童自荣回忆说:“我跟普通观众是一样的,我也很欣赏他的帅,他高高大大,一米八以上,宽肩膀。而且他禁得起特写镜头,牙齿非常整齐。他对我们很友好,播放《佐罗》和《黑郁金香》片段时,他安安静静微笑着看,大概为自己居然流利地说起了中国话而颇感有意思。”之后,童自荣被邀请去北京出席他54岁的生日宴,在隔天的中法友好联欢会上,童自荣上台表演了一段“佐罗”,“我这个‘佐罗’伸张正义的台词的尾音刚结束,这位真‘佐罗’大步流星跑上舞台,在做他的法语诗朗诵之前,不忘给我一个真诚热情的拥抱。” 龙套和主角一样用功 童自荣笑说至今也解释不清楚,自己为何会对配音如此痴迷。“在我心目中世上最有魅力的演员便是配音演员了,看到邱岳峰、毕克、尚华、于鼎等配音演员的名字,我都会热血沸腾,心跳加快。我个性偏内向,跟别人不多话,净在内心深处跟自个儿说事儿了。感情丰富、想象力活跃,声音条件经录音更好听,于是在录音棚里演戏,对于我无疑是最合适不过了。” 1973年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分配进了上海电影译制厂,对童自荣来说,就是“梦想成真”。童自荣感恩于赶上了上译厂的辉煌时期,在《八十而已》中,童自荣写了很多关于上译厂的人和事,“我能有今天,跟上译厂对我的栽培分不开,非常感谢上译厂。尤其感谢陈叙一老厂长,包括《佐罗》,没有他拍板,给我一个又一个机会,我就是继续跑龙套。我不会忘记他的才气、天赋、灵气,当然他自己从来都不提这些,他强调的是用功、用功、再用功,我完全听进去了,因为我最有把握的就是做到用功二字。” 几十年的配音生涯,让童自荣骄傲的是,不管是龙套还是主要角色,他都一样配得很用心。他不在乎配的是主角还是小角色,也不在乎名利,“如果听到有人和我说喜欢、欣赏这个角色,说我配得好,想反复看,我就高兴,这个虚荣心我还是有的。” 童自荣说自己也是老百姓,永远是一个普通的配音演员。他希望仍有能力为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做一点小小的事情,“让他们生活中多一点快乐、多一点温暖、多一点感动,这也是一种报答。坦白说,做艺人会得到名利,这个不要回避,程度不同而已,问题是这个名、这个利是谁给的?是老百姓给的呀。这个不要忘记,永远不要忘记。这个要报答,永远要报答。” (据《北京青年报》,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