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一串糖葫芦的“触网之旅”

日期:11-25
字号:
版面:第06版:社会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康璐 今年冬天,昆区乌兰道上的一家糖葫芦店因为创新产品“奶皮子糖葫芦”登上了热搜,排队购买的消费者数不胜数。近日,记者实地到访这家位于乌兰道上钢四小旁边的糖葫芦店,去探访爆火的奶皮子糖葫芦背后的生意经。 排队两三小时是常态 当日早上近9时,气温-5℃,让人感觉几分阴冷。刚刚经历完送娃早高峰的乌兰道已经回归安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晋网红冰糖葫芦店的门口,一条几十人的蛇形长队已经从店门口排到了乌兰道上。 记者了解到,该店的营业时间为9时至22时,排在队伍前方的一位消费者告诉记者,早上7点半她就已经到场,想等着开门早点买到。9时左右,陆陆续续有人过来排队,有消费者告诉记者,至少要排3个小时队才能买到。 排队者中以年轻人居多,大部分消费者都是奔着奶皮子糖葫芦而来,有的想自己购买尝鲜,有的则为亲人朋友购买,还有的则单纯因为网上刷到视频觉得很好奇而来凑热闹。 排在队伍中间的一位中年男子告诉记者,自己本身对奶皮子糖葫芦不感兴趣,但媳妇从网上刷到相关视频以后就特别想吃,所以专程过来排队,“现在就流行这个,顶如来赶个时髦。” 正值工作日,不少排队的消费者都大呼不解:“本以为今天人们上班能人少点,结果一点儿没少,估计要排到中午才能买上!” 因为排队人数众多,在本就不是很宽敞的乌兰道上,这样的排队景观更显壮观,往来路过的行人都不时驻足询问,“这是在干吗?”“一个糖葫芦有这么好吃吗?” 作为茶饮料的代表,最初连锁奶茶品牌“喜茶”的新店在一线城市开业出现过这样排队等位的火爆场景,一些火爆的产品也出现购买不到,甚至黄牛高价倒卖的现象,这种一线品牌一线城市出现的情况,在这家糖葫芦店竟也出现了。 据悉,奶皮子糖葫芦火了之后,该店起初每个消费者限购10串,近期由于销售过于火热,开始限购6串。付出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几乎所有排队者都是顶格购买,多数消费者都是奔着奶皮子糖葫芦而来。 “排几个小时买个糖葫芦,不管吃了吃不了,不买6串都感觉对不起自己排这么久。”一位小伙子说。 纯手工现做是卖点 这样排队的情况,在包头并不常见,尤其主角仅仅是串糖葫芦,属实令人不解。 与该店仅两店之隔的某连锁零食店也打出了售卖奶皮子糖葫芦的广告,但与这边相比,消费者并不多。两者对比,就发现造成两家差异的原因——连锁零食店售卖的奶皮子冰糖葫芦是提前做好在冰箱中储存售卖,网红糖葫芦店最大的特色是纯手工现做。 中午时分,记者看到,20平方米左右的制作间内,满溢着熬糖的香甜味道,一个由6人组成的加工、制作、生产、销售糖葫芦流水线直接展现在消费者眼前。 干净明亮的生产现场,工作人员分工明确、有条不紊。4位工作人员在现场筛拣山楂、加工、串糖葫芦,一位工作人员守着炉灶上熬糖的锅,将串好的糖葫芦蘸满糖浆,一位工作人员在柜台前为消费者点单、打包、结账。整个制作过程清晰可见,外加熬糖散发出纯粹而香甜的味道,都让人对糖葫芦的口感充满期待。 在该店展示的产品目录里,记者看到有奶皮串、纯山楂、绿豆沙、哈密瓜、橘子、巧克力等二十多种类型的冰糖葫芦,同时还有山楂球、果丹皮、山楂条等多种山楂制品。 该店还推出了包含有多种风味的冰糖葫芦小礼盒。小礼盒里两个糖葫芦球为一小串,可以自行挑选多种口味,小型礼盒包装的外观,让传统的糖葫芦多了几分可爱和时尚。 大火的奶皮子糖葫芦属于该店的创新产品。奶皮和糖葫芦都是常见的特色小吃,但平日里人们却很难把这二者联系起来,这种从未有过的创意组合,很容易激起人们尝鲜的热情。 现场一些消费者表示,这家糖葫芦店是个老店,过去就经常需要排队购买,只是没有最近这样夸张。 前不久,该店的一段视频走红网络,让更多的人慕名而来,也让这家店彻底火了。在视频里,一位工作人员从该店二楼探出头瞭望排队队伍,露出无奈又可怜的表情,配上“做不完、根本做不完”的背景音,充满了互联网喜爱的“网感”,并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为该店猛猛地打了一波宣传。 “再过半个月这股风应该就过去了,到时候我再买个尝尝,看看究竟是有多好吃。”一位消费者说。 【记者手记】 流量长留 要运气更要底气 “奶皮子糖葫芦”爆火,看似是因为一段短视频而“撞大运”,但事实却不是这么简单。 作为中国传统小吃,糖葫芦这个“赛道”其实并没有什么吸引力。冰糖葫芦是个季节性零食,售价不高,制作起来还费劲,没什么涨价空间,而且因产品特性只能在寒冷天气里制作销售。这次火出圈的糖葫芦店在夏季基本关店停业,即便这样“开半年歇半年”的生意,却从2001年一直干到了现在,并在这个冬天火出了圈。 选择一个领域,深耕一个领域,一直坚持下去,是需要耐心、毅力、热情……甚至一些信念和理想的,而这些正是能够吸引“流量”最大的“底气”。 这样的“底气”来自对行业标准和底线始终如一地坚守,是不是能坚持使用真材实料,生产流程能不能保证干净规范?这样的“底气”来自对行业不断深耕与创新,即便是传统美食也不能故步自封,要积极拥抱市场,要勇于更新观念,要大胆去创新、去开拓、去尝试每一种新的可能。这样的“底气”外加一点“运气”,有什么道理不让流量长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