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空中课堂按需培育高素质农牧民

日期:11-20
字号:
版面:第02版:城事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记者 赵永峰) 为全面提升农牧民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推动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包头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创新培训模式,采取“空中课堂”线上教学,线下教学、理论实践相结合等方式,对高素质农牧民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培育。 量身定制,按需培育。按照“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总要求,理论课程主要采取线上教学及课堂教学方式进行,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和农牧民学习需求,量身定制培训课程,并优选师资,确保优质资源进课堂。实践实训教学坚持“走出去”的方式组织农牧民学员跨区域到先进典型地区开展,进一步加强学习交流,提高农牧民学员掌握农业农村现代化经营理念、经营做法等能力,着力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拓宽农牧民增收致富渠道。 有效运用新媒体,助推高素质农牧民培育工作。组织包头市农科所各业务科室多领域专家技术人员,结合职能职责,根据农时,合力制作一款视频教学“空中课堂”,内容涵盖作物种植、畜禽养殖、病虫害防治、农机使用与维护等基础知识,并紧跟时代步伐,将现代农业技术、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等前沿理念和实践案例融入授课内容中。“空中课堂”充分运用微信、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推送,截至目前,已制作173期,播放量达到35万次以上。 精准对接,跟踪回访提实效。为及时指导解答农牧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随时随地让农牧民获取最新的农业知识和技术,“空中课堂”专门在公众号设置了互动环节,鼓励农牧民留言提问,通过线上答疑解惑,从而提高农牧业知识传播效率,提升农牧民综合素质,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帮手。同时,建立跟踪回访机制,定期深入各旗县苏木、镇、街道高素质农牧民学员所在地跟踪回访,针对学员的需求和反馈进行细致分析,深入了解他们在农业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难题、挑战及取得的成果。同时,为学员提供了个性化的精准服务,并根据学员的发展规划,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的合理化建议,切实解决学员在农业生产中的发展瓶颈。 高素质农牧民项目开展以来,包头市农科所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秉承理论加实践、本地加外地、政策加技术、思政加理念等立体式培训,不断提升培训效能,真正培育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牧民队伍,为推动包头市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