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草原过牧有“良方”

日期:11-19
字号:
版面:第08版:地方       上一篇    下一篇

科学喂养,打造智慧牧场。 本报讯(通讯员 赵楠 记者 李硕 摄影 记者 李硕) 联户经营、牧文旅、特色养殖、智慧牧场……达茂旗不断探索解决草原过牧问题的新路径和有效措施,推动草原休养生息和畜牧业转型升级工作,全力为草原的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达茂旗乌克忽洞镇上河村的牧莱格智慧牧场,一号棚圈里的工人正在给羊佩戴可追溯体系耳标;另一边,符合宰杀标准的羔羊被装上了车;智能系统实时监控着棚圈的温度和湿度。“我们以高于市场价两元的价格从希拉穆仁镇收购羔羊,收回来后在智慧牧场进行集中饲养。现在四个棚约2000只羊,统一喂养一段时间,达到标准后我们会运送到屠宰基地屠宰、售卖,销往全国各地。目前呼市、包头等地都有我们的经销点,打造从牧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发展,一年大概能出栏一万多只羊。”内蒙古牧莱格农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常小波对记者说。 “为解决草原过牧问题,我们通过前期沟通、协调,与乌克忽洞镇、旗属国有企业、牧莱格有限责任公司密切合作,探索构建了‘两地三方’养殖新模式。把超载的牲畜转移养殖,切实通过‘两地三方’来解决草畜平衡问题。在有效减轻草原放牧压力的基础上真正实现效益最大化。目前通过这种模式,已减畜近2600只羊。”达茂旗希拉穆仁镇党委书记赵志文说。 “‘两地三方’养殖模式就是我们各方补短板、扬优势。乌克忽洞镇每年种植青饲料和玉米等饲草料10万余亩,生产优质饲草料5438万斤,是饲草料富集区。饲草料有保障,并且通过盘活闲置场地设施等提供牛羊养殖场地。各方合作,以求得解决全旗草原过牧问题。”达茂旗乌克忽洞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白力嘎说。 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肉、减畜不减收。达茂旗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品质、打响品牌知名度等举措,全力推动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不断为实现草原畜牧业与草原生态保护协调发展,解决草原过牧问题提供新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