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2024年代剧 让我们在怀旧中审视自我

日期:11-15
字号:
版面:第10版:文化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来到尾声,书写岁月温度和热度的年代剧《小巷人家》,又一次“刷屏”年轻人的社交平台。 这一年,《繁花》《大江大河之岁月如歌》《迎风的青春》《小巷人家》等年代剧强势“圈粉”年轻人,而其实这股追剧热早已被点燃,前两年《人世间》《风吹半夏》《梦中的那片海》等电视剧,都给予观众们深沉炙热的情感,以及将会持续很久的精神能量。 所以,当我们随着荧屏佳作穿过记忆里的“小巷人家”,拂过岁月的“风”和“繁花”,我们究竟被什么触动?年轻人看年代剧的时候,究竟在看什么? 在与当下有一定时间距离的年代剧里,我们能感知到情感的真挚、创业的激情和奋斗的韧劲。 《繁花》原著作者金宇澄谈及自己文学创作理念时说,作家威廉·福克纳讲过,人就像永远坐在一个背向行驶的火车上,唯一能看清楚的就是过去。“保存过去的人生,保持过去的形象、色彩,在这一块上和我本身的文学理念是非常相合的——写作最重要的是保存我见到的、认识的过去而不是现在。” 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处处是机遇与希望,《繁花》通过再现那个年代上海的城市风貌、生活图景,贯穿起观众在视觉上的怀旧情结与共同记忆;而阿宝等人物群像的刻画,时代风云下奋进的上海精神,也成功建立起观众的精神共识,剧中的美食、音乐、服装等先后制造了一系列文化现象和社交话题。 收获人气和好评的年代剧,既是能好好安放“过去”的博物馆,同时也因为能与当下“对话”而熠熠生辉。很多年代剧佳作,因为能让观众在“重回”历史岁月的过程中,找到与现在处境、心境的关联、对话,而具有弥足珍贵的现实价值。 今年年初,作为“大江大河”系列的终章,《大江大河之岁月如歌》以20世纪90年代为背景,以“搏浪青年”的奋斗为线索,折射国营、民营、集体以及合资企业如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中曲折前进。 前两年播出、近来斩获多个奖项的电视剧《风吹半夏》,聚焦改革开放大潮和其中的“弄潮儿”,以钢铁行业为背景,歌颂创业者敢想敢拼、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在看年代剧时,年轻人不仅在怀旧,也在审视自我。 前辈们的打拼精神和生活态度,让年轻观众看到那个时代的理想主义光芒和浪漫主义色彩。另外,也让我们反思,如今拥有了丰富的物质,我们如何更好坚守前辈们奋斗不止的珍贵品质。 穿过时间“小巷”,我们在年代剧里寻找、致敬温暖、沸腾的青春。(据《文娱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