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爱霞) 近年来,固阳县怀朔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林长制”为驱动,积极探索“增绿、护林、富民”发展路径,以林下养鸡走出一条“借绿生金”的发展之路,推进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依托镇、村两级林长和护林员组成的护林队伍,对林下资源进行科学规划,瞄准当前市场对于绿色、有机、健康食品的需求,结合村民常年养殖笨鸡的传统,先后投资500万元建设了两期养殖基地,利用1000亩林地累计养殖“怀朔芪林鸡”11万羽。镇级林长重点抓落实,做好“怀朔芪林鸡”产业项目落地全过程服务;村级林长主动配合,积极参与解决项目落地涉林问题,汇集起发展林下经济的精准发力点。
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明确各级林长责任区域,落实各级林长、护林员工作职责。目前,全镇15名镇级林长、162名村级林长、53名护林员全方位管护31万余亩林地资源,形成“山有人管、林有人护、事有人做、责有人担”的网格化格局。镇、村林长按照网格包片宣传林下养鸡“钱景”,充分调动广大农户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以入股15元分红45元的“资金入股集体代养”模式,累计发动300多户脱贫户入股代养“怀朔芪林鸡”,两年累计分红35.3万元,户均增收1050元,真正形成“林长+基地”的林下经济发展新局面。
严格落实林长制,在保护林业资源的同时,协同推进林下经济产值提升。散养在柠条地里的“怀朔芪林鸡”全年可增加有机粪肥1450吨,切实改善林地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森林植被的生长和恢复,实现林下养殖和林业减碳固碳的有机结合。同时发挥以工代“赈”作用,通过组织群众参与柠条种植、绿化补植补造等工程建设获得报酬,带动群众劳务用工80余人次,实现人均稳定增收1000多元,逐步摸索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