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情绪低落睡眠不佳 四招走出“悲秋”情绪

日期:11-05
字号:
版面:第11版: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似乎与悲伤、情绪低落等有着关联,为什么一到秋季就“多愁”?如何调整情志安心度过?一起来听听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张冰的建议。 “情志病”高发 秋燥易伤肺 最近一段时间,32岁的胡先生(化名)感觉有些不对劲。经常焦虑不安,甚至出现失眠的情况。同时,他的食欲也变得越来越差,常常感到食之无味,索性就干脆不吃饭。除此之外,他还总感到心情低落,全身乏力……家里人眼看着他越来越不对劲,便拉着他来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想通过中医调理下身体。 接诊的张冰经过详细的问诊和检查后发现,胡先生的种种情况,主要是长期的精神压力和情绪波动引起的,之后胡先生被确诊患上了“情志病”。 什么是“情志病”?张冰介绍,正常情况下,七情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起着协调作用。若七情太过,超过人体自身调节的范围,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就会导致或加重疾病。 “五行学说中,五志与五脏相对应,当五志活动异常时会损伤所主之脏,即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张冰介绍,根据《素问·举痛论》的相关记载: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而“情志病”就是指因七情而致的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的一种疾病。 “秋季是‘情志病’的高发期!秋季万物开始凋零,落叶纷飞,这种景象本身就容易引人伤感。从中医的角度来讲,秋季在志为悲,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则更感悲伤,容易生‘秋悲’。”张冰强调,五行中,秋季属“金”,主收敛与沉降,任何秋季的燥邪都有可能伤肺,导致肺失宣发与肃降,影响情绪的稳定。所以秋季的情绪稳定更为重要,保持心情舒畅,注意秋燥伤肺,才能避免“悲秋”。 之后,张冰为胡先生开了中医养生药方,其中包括了一些调理气血、安神养心的中草药。同时,还建议他改变生活方式,健康饮食,定期进行适量的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 做对这几点 心情更舒畅 张冰说,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情志病”发生率在逐年上升,尤其爱盯上精神压力大的人群。“情志病”包括但不限于焦虑症、抑郁症、失眠等,情况严重时会影响到正常生活,因此,采取有效的养生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情志病”尤为重要。 情志调摄,重在养心。中医讲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意即心态平和,气血和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积极管理情绪,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遇到生活挑战,可以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来调整心态,如告诉自己“我能行”“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适时运动,形神合一。当压力太大让你感到焦虑时,可以尝试中医的情志调摄方法。比如,通过冥想、瑜伽、太极等方式来缓解压力,或者通过书法、绘画等兴趣爱好来转移注意力,达到“志闲而少欲”的境界。同时,适度运动对“情志病”的缓解有很大的帮助。有句话说得好“伤心的时候,流泪不如流汗”,所以定期进行适度的体育活动有助于释放压力,改善情绪。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多参加户外活动更好。 保证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可以给身体“充电”,有助于调节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从而能预防和改善“情志病”。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睡觉和起床。如果入睡困难,可以在睡前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有助于减轻紧张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可以多补充一些富含维生素B群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豆类等,这些食物有助于改善情绪。同时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身体新陈代谢,改善情绪。与此同时,也要限制摄入刺激性食物,比如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因为它们可能会干扰睡眠,加重情绪问题。 (据《每日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