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实现自治区级蒙古马保种场零的突破
日期:11-01
本报讯(通讯员 李亚强 记者 曹瑾) 记者从达茂旗农牧局了解到,近日,自治区农牧厅发布第三批自治区级保种场名单,达茂旗企业包头市大漠雪豹马培育有限责任公司入选,实现了我市第一家自治区级蒙古马保种场零的突破。
今年已经70岁的王万全在牧区长大,从小骑马养马,工作后医马。从达茂旗农牧局兽医站兽医岗位提前退休后,王万全投身商海。2014年,达茂旗马业协会提出通过培育雪豹马,打造达茂旗本土的马种,王万全听说后非常感兴趣,积极响应并寻求合作机会。王万全介绍,他投资500多万元建设标准化马舍、饲料饲草库、遛马圈和其他配套设施,又从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等周边盟市收购了38匹雪豹马,从此开始了长达10年的马种繁育工作。
雪豹马是蒙古马中的稀有品种,经过长期自然和人工双重选育而成,马体毛类似豹花纹路,雪豹马因此得名。雪豹马体质粗糙结实,背毛浓密,毛色复杂,相比一般的蒙古马,它们性格刚烈、野性足,耐力、适应性、灵敏性更强,速度更快,是优质的赛马马种。包头市大漠雪豹马培育有限责任公司存栏雪豹马现在达到200多匹,市场化交易曾售出200多匹。他的一匹叫“风暴”的雪豹马在达茂旗那达慕大会上拿过一等奖。
据王万全讲,雪豹马品质优良,但是品种繁育却面临极大的困难。“雪豹马的基因不稳定,从刚开始育种到现在,雪豹马已经繁殖到了第四代,基因稳定程度从20%左右提升至50%左右,没有科研的投入,仅靠自然繁殖,保种育种工作难上加难。”他说,目前全国多地高校及科研机构都在研究雪豹马基因,内蒙古农业大学的一个团队也在进行相关研究,但是之前因经费短缺,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没有资金支持,王万全只能以马养马,每年通过出售一些马匹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转。
为了培育好这个优秀马品种,王万全号召周围牧户一起繁育雪豹马,“公司+农户”的模式让雪豹马的繁育更具规模,包头市大漠雪豹马培育有限责任公司也成为自治区雪豹马数量最多的马场。
得知马种场入选自治区级保种场名单,王万全非常开心:“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申请国家级马核心育种场,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有了经费,我们就可以跟科研院所联合进行雪豹马遗传基因科研,通过科技和自繁两种手段,不断提高雪豹马的基因稳定性,力争把雪豹马打造成为达茂旗本土的特色蒙古马品种。”
近年来,达茂旗不断加大对本地区蒙古马保种选育工作支持力度,重点在雪豹马的选育方面进行资金和技术扶持,通过现代商业运营模式开发其价值,进一步促进传统养殖业发展、草原生态恢复等。同时,大力支持特色产业建设,引导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向“保种+文旅”方向发展,从而深化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种畜遗传资源和农牧民增收同步发展。
【相关新闻】
丰富产业链条
快“马”加鞭谋发展
本报讯(记者 赵永峰) 近年来,包头正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包头市农牧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包头市农担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聚焦主责主业,深入包头市周边调查走访,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达茂旗拥有1.66万平方千米的天然草场。这里是蒙古马的故乡,有着悠久的养马历史和特色鲜明的马文化,发展马产业资源丰富、潜力极大。包头市农担公司以马为媒,深入了解马血清项目产业情况,为形成马产业发展体系铺路搭桥。
包头市达茂旗巴音嘎拉龙升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可采集血清马600匹,公司占地50亩,拥有血清采集器16台,初步形成规模化采集模式。其中主采普通马血清和孕马血清,孕马血清主要用于猪同期发情激素,普通马血清主要用于细胞培养基,用途广泛。孕马血,属非资源开发类项目,项目投产后可充分开发和利用马场的马匹资源优势,促进马产业综合开发和利用能力,以“企业+农户”的形式,带动牧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根据2024年达茂旗《关于做好2024年度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达茂旗政府投入200万元,拟在百灵庙镇建设一处生产马血清采血站,以扶持达茂旗马产业生产建设项目。但马血清采集、销售、回款一般周期为一年,流动资金占用时间较长,包头市农担公司通过融资担保形式,为该企业提供200万元贷款担保,切实缓解了企业流动资金需求压力,以金融助力实体经济持续发展。
下一步,包头市农担公司将继续关注周边特色产业项目创新发展,加强资金引入企业,扶持高标准、高科技厂区建设,推动产、销、研一体化,助力更多特色、优势产业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