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董金姣 文/摄
“爷爷,再见,下个月我们再来看您。”昨日上午,王玉连和团队成员离开金东区塘雅镇下吴村方苗军家时,热情地跟老人道别。她刚和团队成员陪方苗军聊天,收拾药品、指导用药、体征检测,事情做了一大堆。
王玉连出生于2004年,学的是护理学专业,今年入职金华市田野风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成为一名年轻的助老员。
随着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与家庭结构变化,家政服务需求呈爆发式增长。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我市不少95后、00后涌入家政行业,多家家政公司负责人表示,期待家政服务行业朝着更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吸纳更多年轻人加入。
00后当“阿姨”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年中国家政服务行业发展状况及消费洞察报告》显示,我国家政服务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2023年市场规模达11641亿元,2026年有望突破13000亿元。
这样一个万亿级市场,却一直处于缺人状态。据商务部《2023年家政服务业发展报告》,全国家政从业人员缺口达2000万名。另一边,2023年高校毕业生达1158万人,创历史新高,服务业成为重要吸纳渠道。
在加入金华市田野风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前,王玉连在医院实习过。她告诉记者,助老员的工作除了日常家务,还需要学习护理、康复等新技能。此外,服务对象多为高龄老人,老人行动不便、神志不清等情况时有发生,助老员需要投入大量的体力和精力。
“家政服务是朝阳行业,好好干,前景应该不错。”入职4个月,她已下决心多看书、多请教老师,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并想学习理发、助浴等服务技能,“力争成为多面手,更好地为老人服务”。
据了解,“发展前景好”“收入尚可”“时间自由”是不少“Z世代”加入家政行业的原因。00后小涵(化名)毕业于学前教育专业,当过幼师,今年改行当育儿嫂。因为刚入行,她目前一个月收入约7000元,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她相信,随着工作经历的增加,拿到可观工资只是时间问题。
家政企业
来了年轻主管
不仅00后加入曾被视作“阿姨专属”的家政行业,正在悄然发生变化的还有家政行业管理层。今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上新17个新职业目录,家政服务经理人名列其中,为家政服务业走向规范化、标准化、职业化发展注入专业力量。95后张雅雯便是这一新职业的践行者。
金姐家政在金华工商城双鹊路108号开了10年。其创始人金建清,2015年从服装行业转型做家政,一个人摸爬滚打,一直坚持到今天。随着90后成为消费主力,市场对品质家政服务的需求激增,金建清也感受到了行业发展的压力。“我派单,做阿姨和雇主间的桥梁,这些都没问题,但信息化技能、创新和学习能力肯定不及年轻人。”年初,张雅雯的加入让金建清信心倍增,张雅雯主要负责管理培训业务。
张雅雯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舞蹈专业,曾是一名舞蹈老师。她说,转行做家政,除了受金建清影响,确实是看到了家政行业的发展前景。“我本来只是想让她试试,多和同行交流,没想到她第一次参加比赛就捧回一个奖。”金建清十分看好张雅雯,今年5月,在2025年浙江省女职工生活照料服务职业技能竞赛上,张雅雯作为金华选手代表之一,与全省各地的参赛选手同台竞技,在代表行业发展新趋势的家政经理人项目中荣获三等奖。
“通过这次技能竞赛,我了解到国家对家政服务行业的有关政策,更坚定了做好家政服务的决心。”张雅雯在比赛中受到鼓舞,她表示,家政行业是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要领域。只要找准方向,就能在这片蓝海中实现职业价值,收获成长与幸福。
95后钱舒豪是金华市田野风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的服务主管,他通过系统学习和一线实践逐步转型到家政领域。在目前约20人的养老服务团队中,95后就有5名。他说,年轻人为公司带来新的理念和技术手段,更擅长利用信息化工具提升服务效率。
“我对家政行业有信心,尤其是养老服务业正走向专业化、标准化,国家也正式将家政服务经理人纳入新职业,说明整个行业正在提质扩容,走向成熟。”钱舒豪说,他把家政服务当成事业做,助老服务尤其要奉献爱心,他非常看重团队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为了把服务做得更好,他经常去大城市学习参观,希望把好的模式、做法引进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