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金华日报

李渔故里全民参与解锁“美育密码”

日期:09-26
字号:
版面:第09版:兰溪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见习记者 杨昊天

近日,在兰溪市文化馆,“早点来游埠”系列玩偶被小朋友们围在中间——肉沉子、鸡子馃造型的卡通形象又萌又甜,这是“兰溪创意无界衍生品艺术展览”的金奖作品,一旁的太极八卦茶具将传统哲学纹样刻在茶器上,刚柔并济的独特设计引得参观者频频拍照。这场非遗文创展,300余件作品均来自群众投稿,优秀作品由兰溪市文化馆牵头落地制作后亮相。

上月落幕的2025年“全民美育”全国青少年戏曲展演同样精彩:21支队伍带来婺剧、京剧等表演,让这座浙中古城成了全国青少年的梨园舞台。两场活动频频出圈,背后是兰溪市“变受众为传播者”的全民美育思路。在兰溪市文化馆搭起的“培训—活动—赛事—全社会”美育闭环体系中,藏着李渔故里的“美育密码”。

作为美育主阵地,兰溪市文化馆从培训环节给全民美育搭起“入门梯”,推出覆盖各年龄段的“再三好市民学堂”。不同于以往的固定课程,这里的课满是“兰溪味”:兰溪摊簧唱腔、婺剧身段、张山雷中医药养生等本土内容融入,还能“市民点菜”——通过调研收集需求后,定制短视频制作、美术手作、美甲美妆等个性化需求课程,课后根据学员评价动态调整。

“我摇中了中医养生课,老师教的穴位按摩、食疗方特别实用。”上完课的王奶奶笑着说。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学堂用摇号制打破门槛,截至目前已培训超3万人次。不少市民从“听课”变成“传艺”:有人在社区组起婺剧小组,有人加入文化志愿者队伍授课,还有的将兰溪文化元素融入日常创作,成为美育理念的“民间代言人”。

美育也走出了文化馆。“萤火拾光美育共同体”项目把艺术站点搬到市民家门口。经名家推荐、实地考察和大众评审,从20余家报名场所里选拔出精酿馆、面包店、书房等6处空间成为“美育小站”。

面包店里,开展烘焙与美学设计结合的亲子沙龙;精酿馆中,市民围坐分享生活故事;画室里,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兰江景色……“取名‘萤火拾光’,就是希望依托场景开展美育,让分散的美育力量像萤火般汇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兰溪市文化馆负责人徐琮说。这些空间不再只是消费场所,市民参与后会主动在社交平台分享,比如有人朋友圈发了面包店亲子活动的照片,周边的人会来问怎么参加,美育的圈子越扩越大。

“一首歌唱响一座城”赛事则让美育充满烟火气。它延续2013年“星舞台群众歌曲比赛”的传统,不设专业门槛,鼓励市民用歌声讲述兰溪故事。开办至今,超5000人站上这个舞台:有环卫工人唱《只有兰溪》,台下观众跟着打节拍;学生改编的婺剧版流行歌,成了街头巷尾的“热门曲”。这些“草根歌手”成了城市文化代言人,既收获幸福感,也给美育注入新活力。

从一场文创展、一台戏曲赛,到日常里的一堂课、一次沙龙,李渔故里的“美育密码”其实很简单: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从看客变成主角,再变成“传声筒”——这样的美育,真正活在了城市的烟火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