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金华日报

民情日志里的初心: 李姐与小傅的网格成长接力

日期:09-26
字号:
版面:第16版:特别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吴璇

“敲开门别急着说事,先问问大爷大妈吃饭了没,给他们递瓶水比啥都强。”昨日清晨,在金华开发区江南街道金龙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网格员李稀正忙着整理台账,她指尖划过居民信息表,转头对身边的新人傅群群说。

这是社区新人傅群群接手第三网格的第三周,面对居民楼里的千头万绪,从垃圾清运投诉到独居老人照料,她握着厚厚的民情日志,不知该从何下手。“还好平常有李姐带着我,上周张阿姨家的水管爆了,我手忙脚乱,而李姐3分钟就联系到维修队。”傅群群一边说,一边在笔记本上认真画下重点符号。

傅群群清楚记得第一次独立处理邻里纠纷时的窘迫。那天下午刚上班,华夏小区3号楼的两户人家就吵嚷着走进社区办公室。看着情绪越来越激动的居民,傅群群急得手心冒汗,赶紧拨通李稀的电话,正在辖区巡查的她10分钟就赶到现场。她先把双方当事人请到社区会议室,转身从饮水机接了3杯水,笑着说:“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房屋漏水是小事,伤了和气才是大事。”她没急着评理,而是说起前阵子看到两家的孩子在小区花园一起玩耍的趣事,聊着聊着,原本剑拔弩张的两人都平静下来。在李稀的协调下,两家商量起维修办法。

“沟通不是‘判官断案’,而要摸到居民的‘心窝子’。”事后,李稀坐在傅群群身边,指着民情日志上的记录说:“居民来找你,不是要你分对错,是希望有人懂他的难处。走访入户,我们应该遵循看、听、记、办四字诀,看家里环境判断生活状态,听弦外之音理解真实诉求,记清每件小事的来龙去脉,承诺的事必须办到位。”一旁的傅群群赶紧从包里掏出荧光笔,在笔记本上重重圈下这四个字。

有次师徒俩一起走访华夏小区的独居老人李奶奶家。老人拉着她们的手说“身体好得很,啥都不缺”,可傅群群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她想起师父教的“看细节”,注意到窗台的药盒空了,茶几上的降压药瓶标签都磨掉了边角。她没直接问老人是不是没药了,而是自然地拿起药盒说:“李奶奶,这药我爷爷也在吃呢。药店最近搞活动,要不要我帮您带几盒?”老人眼圈一红,握着傅群群的手哽咽道:“姑娘啊,我腿脚不利索,去趟药店要歇三回,本想撑到周末,等儿子回来……”那天下午,傅群群帮老人买了药,并在民情日志上记下“每周三帮李奶奶购药”的提醒。李稀在旁边补充道:“记得看看她的医保卡余额,下次带她去社区医院做个血压监测。”

3个月过去,傅群群的民情日志已经记满两大本,封面上贴满了居民送的感谢便利贴。居民见了她,都笑着喊“小傅闺女”。傅群群常说:“师父教我的不只是工作方法,更是把居民当家人的真心。”在金龙湾社区的网格里,这样的传帮带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传的是化解矛盾的经验,帮的是新人成长的脚步,带的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