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科技创新引领镁产业高质量发展
日期:09-26
本报消息(通讯员 陈志恒)昨日,在位于兰溪高新区的镁合金中试基地,镁合金压铸、挤压、精密加工和表面处理等产线有序运转。镁合金中试基地是兰溪市镁材料研究院联合浙江一速运动器材制造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具备年产2000万套镁合金制品的生产能力。
近年来,兰溪精心谋划“一院一地一园”的镁材料产业发展布局,构建起覆盖科研、中试、生产全链条的产业生态体系,全力打造“镁好兰溪科创地”。
据介绍,“院”,即镁材料研究院。依托中国工程院院士、镁材料领域领军人物潘复生团队优质的科研资源,围绕镁基结构材料、生物材料、储氢材料和电池材料等应用方向,开展技术攻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目前已获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获批CMA、CNAS检验检测机构资质。“地”,即贯通科研端和产业端的中试基地。总投资1.1亿元,总面积3000平方米,建有镁合金压铸、挤压、精密加工和表面处理等4个产线,加快实现规模化生产。“园”,即镁合金产业园,目前规划面积约500亩,接下来将全力保障项目用地,助力镁材料产业集聚发展。
“选择在兰溪设立镁材料研究院,一方面是从全国产业布局的战略高度出发,另一方面则是看到兰溪的工业基础和发展潜力。”正如潘复生所说,发展镁材料产业,需要跳出兰溪看兰溪。浙江工业基础扎实、民营经济活跃,有众多镁合金用户。金华是全国八个国家摩托车及零部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之一,集聚着一批汽车、摩托车零部件企业,对轻量化的镁合金零部件有巨大需求,加之周边地区的整车厂配套需求,兰溪镁材料应用场景丰富。
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成果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记者了解到,目前,兰溪许多企业都与镁材料研究院开展深入合作,在自行车配件轻量化、镁基储氢材料和镁电池等方面加快创新突破步伐。“轮峰车料”致力于轻量化镁合金部件在电动车上的应用;“新旺铝材”瞄准“安全、轻便、养生”细分市场,与镁材料研究院合作研发镁材餐具,积极开辟产品新赛道;“凤登环保”对镁基储氢有着非常迫切和巨大的需求;“一速运动”与镁材料研究院合作的中试基地顺利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