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一案例入选全国 第三批数据要素典型案例
日期:09-26
本报消息(记者 叶永永)近日,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国家数据局会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发布第三批“数据要素×”典型案例,我市《中欧班列“数智港区”赋能“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入选,系全省唯一。
中欧班列是连接中国与欧洲乃至全球的重要纽带,在促进国际贸易、保障供应链稳定、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传统班列运营过程中,存在物流端数据聚集不足、企业端数据流通不畅、运营端数据应用不够和数据赋能不强等堵点痛点。
市交投集团通过建设“数智港区”平台,整合汇聚海关、铁路、运营平台、场站、货运代理、金融机构和报关行等7大主体数据,构建高效协同作业、物流跟踪查询和数字金融服务等一站式数字化应用场景,赋能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
“我们通过整合汇聚数据资源,建模形成人、车、货、场等对象的全生命周期智能画像,实现多元作业主体间的智能协作与全链路数据互联互通,助力港区作业效率提升3倍以上。”市交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依托“数智港区”数据中心,利用运单、进场和通关等物流数据,研发车辆进场、舱位分配和班列发运等算法模型,实现集卡车进场预约、箱位智能分配和班列发运监测等一站式在线便捷办理,集卡车进场时效提高8倍,箱位分配耗时缩减50%,班列运能提升2倍以上。
在数据衍生服务方面,市交投集团联合地方金融、保理和保险等机构,利用运单数据创新开发运费贷、运保贷和外贸贷等金融产品,融合金融机构贷款授信风控模型,为平台入驻企业提供在线便捷的数字金融服务。截至目前,累计授信74笔,合计1.227亿元,助贷产品综合利率低于2%。
据悉,“数智港区”平台上线以来,通过多方作业高效协同和数据互联互通,提升港区运力运能2倍以上,物流成本降低约20%,物流工作效率提升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