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金华日报

兰溪残疾人纷纷吃上“技能饭”

日期:09-25
字号:
版面:第06版:财经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季俊磊 通讯员 沈冰珂 文/摄

扭扭棒在指尖翻飞,陈仕明正在直播教网友做向日葵;肉沉子在茶盅里转动,叶利平正专注地往蛋黄里塞肉馅……这些画面里的主角很特殊,他们都是残疾人。从电商直播到非遗技艺,今年以来,兰溪611名残疾人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端上了“技能碗”、吃上了“技术饭”。

指尖翻飞,“扭”出新天地

昨天,在兰溪市兰江街道的残疾人之家直播间,今年44岁的陈仕明正在教网友用扭扭棒做小物件。其间,他还会向网友展示他做的小花、小动物。

陈仕明介绍,他做小物件的材料是来料加工的剩余物料,制作方法则是他从网上自学的。今年4月,兰溪市残联组织残疾人开展电商培训,教残疾人直播、拍摄和剪辑短视频。上了两期培训课程后,陈仕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启了直播,拍起了短视频。

“大约两天直播一次,每次直播一两个小时,每次直播能获得一两千元的销售收益。”陈仕明说,目前他已积累300多名活跃粉丝,累计点击量达到七八万人次,还受到网上一个爱心团队关注,获得许多善意与鼓励。“有人说看了我的直播,也想尝试着做点手工、找点事做。”陈仕明笑着说,通过网络直播,他遇到不少像他一样的残疾人,他们一起分享经验,一起加油打气。

10年前,陈仕明遭遇意外,导致胸椎和腰椎骨折,胸以下失去知觉。这件事对他打击很大,他清晰地记得一名医生鼓励他:“既然已经在人生谷底,再差也就这样了,倒不如向阳而生。”陈仕明花了很长时间融入社会,如今他通过网络直播找到了人生新方向。除了直播创作扭扭棒手作,他还积极拓展内容边界,专门制作反诈宣传、交通安全等主题的创意小视频,以残疾人的独特视角向网友普及安全知识。

巧手匠心,习得新手艺

不久前,今年54岁的残疾人叶利平在兰溪非遗小吃技能提升培训班里,向肉沉子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邵卫忠学习制作肉沉子、鸡子馃等小吃。培训中,从食材处理到工艺细节,邵卫忠均进行了细致讲解与示范。

在邵卫忠的指导下,叶利平第一次尝试做了肉沉子,他将鸡蛋敲在茶盅里,用筷子夹起肉馅,一点点往蛋黄里塞。“看着简单,做起来真不容易,往蛋黄里塞肉是个技术活。”叶利平说,他平时挺喜欢做菜,对小吃也有兴趣。他想多学一点,不仅可以日常换换口味,还能让自己多一门谋生的手艺。

记者了解到,该培训充分考虑残疾人学员的实际需求,在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上精准施策。为肢体残疾学员准备了高度适配的操作台,降低揉面、擀皮的动作难度;对精神障碍的学员,安排志愿者全程协助工具整理、分步骤教学,确保每位学员都能融入学习过程。

除了为残疾人提供非遗小吃的培训,兰溪有关部门还举行了葫芦烙画培训。8月20日至22日,在省残联与省人力社保厅联合主办的2025年浙江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第九届全国残疾人岗位精英职业技能竞赛浙江省选拔赛)中,兰溪残疾人陈韦翰获葫芦烙画第三名,接下去将参加全省集训,有望参加全国葫芦烙画的比赛。

点单下菜,拓宽“幸福路”

兰溪市残联劳动就业服务所主任徐永生介绍,通过“非遗传承+技能赋能”的模式,实现了文化传承与残疾人就业帮扶的双向赋能。

据悉,兰溪市残联结合兰溪本地产业特色,打破单一培训模式,构建起“需求导向、分类施策”的培训体系。今年以来,瞄准残疾人培训需求,通过“点单下菜”、整合优质培训资源、开设多元化技能培训课程等方式,不仅拓宽了就业渠道,更激发了部分学员的创业潜能。

据介绍,兰溪市目前有近两万名残疾人。“针对当下市场趋势,市残联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加大网上直播带货、特色农产品种植、特色小吃制作等热门项目的培训力度,让培训内容更贴合市场需求。”徐永生说,接下来将筹备残疾人AI短剧培训,新增面塑、木雕、兰溪牛肉面等非遗课程,进一步丰富培训品类,满足残疾人多样化的学习与发展需求,拓宽残疾人就业创业渠道,让残疾人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