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俊磊
市公安局金东分局傅村派出所有个“小木屋调解室”,沉甸甸的调解档案里,邻里口角、夫妻拌嘴、噪音扰民……每起纠纷的起因、调解过程、处置结果都有完整记录。“矛盾调解不是和稀泥,既要抽丝剥茧找症结,更要对症下药开良方。”该派出所副所长方磊说。
今年以来,傅村派出所深耕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建设,创新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转化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金钥匙”。作为基层治理的创新载体,“小木屋调解室”通过整合司法、综治、妇联等多部门资源,创建一个给居民“说理”的地方,搭建起“情理法”融合的协商平台。
“警察同志,隔壁造房要损坏我家地基。”不久前,辖区居民傅奶奶因邻居翻修老宅可能危及自家房屋地基,与对方产生长达月余的激烈争执。得知情况后,傅村派出所牵头组建包含司法、资规部门及第三方鉴定公司的专家调解团,现场测量、专业评估、明确施工红线、商定合理补偿……一套流程下来,摆事实、讲道理,最终两家心服口服,签了和解协议。傅奶奶拉着民警的手说:“多亏你们管得宽、管得细,不然我们这两家老邻居,真要成仇人了。”
傅村镇是工业大镇,外来人口多,辖区矛盾纠纷多发易发。傅村派出所深入落实“红黄蓝”三色预警台账动态管理机制,将邻里纠纷、婚恋家庭、劳资争议等六大类矛盾按风险等级动态标注,配套“日清周结月评估”制度。今年以来,该所组建由民警、网格员、村干部组成的“移动调解站”,拉网式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267起,调解金额达57万余元。
企业园区是矛盾纠纷易发多发痛点。傅村派出所通过整合驻企民警、辅警、网格员、企业负责人及安全员多方力量,组建专业化企业调解团队,打造立体化涉企纠纷化解体系。此前,该辖区内一企业园区的几名司机因薪酬争议与管理层爆发激烈冲突,值班保安迅速联系到驻企辅警,傅村派出所立即联合企业负责人、网格员、安全员等组成调解小组,连夜开展专项调解,双方当场和解。据悉,该团队组建以来,企业内生矛盾平均化解时间缩短65%,纠纷就地化解率提升至92%。
方磊介绍,傅村派出所将继续联合职能部门、地方能人、平安志愿者等力量,不断壮大群防群治力量,织密辖区平安网络。